而俄國需要這些外來移民去墾荒,甚至需要這些三等國民去“充實”廣闊的遠東以及西伯利亞。
在這種互取所需之下,日本移民正在一步步的充實著遠東。充實著西伯利亞。而在徐鐵珊的遊記之中,同樣清楚的記載著“東洋移民”的腳步,甚至他還曾隨幾家東洋移民一同行走了數百公里。沿途見過一個個“東洋村”,那些東洋村中,居住的無一例外都是日本人。
也許,現在遠東、西伯利亞,對於日本人來說,就像是東北於內地人一樣,在東北吸納著內地人的同時,遠東以及西伯利亞同樣在吸納著日本移民,在內地移民改變著東北的時候。日本移民,同樣也在改變著遠東。改變著西伯利亞。
“然帥,您是擔心……”
難道然帥是擔心這些日本移民?不過詹天佑的話還未說完。就被唐浩然打斷了。
“擔心?”
先是一愣,隨後唐浩然搖搖頭,或許,俄國人將來可能會擔心日本移民會不會“染黃”遠東、西伯利亞甚至整個俄羅斯,但是對唐浩然來說,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憂慮,原因非常簡單,對於日本人,中國有絕對優勢的人口基數,四億五千萬中國人,就是這種自信心的根源所在。
“我考慮的是,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日本移民的到來,將會很大程度上改變遠東目前落後的經濟,這才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
在日俄戰爭期間,遠東落後的經濟,使得俄國揹負了沉重的包袱,但現在,大量日本移民的出現,正在一點點的改變著這一現狀,這自然很有可能會對將來的謀略產生影響。
“同時,更需要注意到的一點是,在遊記中明確提到——鐵路工地上,每十個工人中,有九個來自日本,僱傭一個俄國工人的工錢,足夠僱傭五個日本工人!”
日本工人的廉價,甚至比歷史上俄國人僱傭的華工更為廉價,正因為其廉價,才使得俄國人於尼古拉總督區設立大量的招工站,招聘日本工人前往西伯利亞修鐵路。
“而且日本勞工幹活非常賣力,從不偷懶。甚至在遊記中,俄國工程師用讚揚的口吻說道。如果沒有日本勞工,也許他們很有可能無法按期完工,但是現在,他相信日本勞工可以讓工期提前完成!”
這才是最讓人擔心的地方,歷史上,因為資金,尤其是人力的原因,使得俄國用了14年都未能修通西伯利亞鐵路,當然到日俄戰爭爆發時,只有地形複雜的烏蘇裡和環貝加爾湖兩段鐵路未曾完工。可他們畢竟用了14年,至於現在,他們還會再用14年嗎?
可現在,對日本的戰爭,卻解決了制約鐵路修建速度人力問題,日本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勞力資源,這勢必有可能加快鐵路的築建,西伯利亞鐵路會在什麼時候修通?這才是真正決定中俄兩國命運的關鍵。如果日本工人加快了築路工程,那意味著歷史留給中國的時間也就更短了。也就是說,自己的歷史經驗在這裡已經沒有了任何用處,鐵路極有可能在1904年之前完工,但具體會是什麼時候?這些未知數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一方面是源源不斷的日本移民,在改變著遠東地區的經濟,使得遠東迅速繁榮起來。另一方面是源源不斷的日本勞工,正迅速修建著西伯利亞鐵路,一但這條鐵路築通。那麼我們與俄國之間……眷誠,你說。能不令人擔心嗎?”
擔心的不是烏蘇里江的大米,那些大米再香甜,也是俄國人的米,而俄國人的米,在某種程度上,對於中國而言,就意味著子彈。意味著戰爭!如果不能斬斷那頭北極熊的爪子,自己甚至都不可能有餘力進關。更不可能統一中國。畢竟誰也無法保證,關內的總督們,會不會做出什麼“犧牲”,勾結俄國人出賣東北,儘管可能性不大,但在中國的歷史上,類似的勾結外人的行徑可是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