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口舌才能說服廖之信,不料這位倒轉得快,一聽說西域那邊倒了架子,立馬就跟上了大局——先開邊市,穩住北戎,最好能與之相盟,至於西域之戰,遠途深入,急不得,得備齊了才好開打。
第34章 半個兩情相悅
宰輔、戶部、兵部、工部這幾位股肱心能往一處想那就容易多了,皇帝先問蕭煜,“卿預估西域一戰所費幾何?”,蕭煜稟道:“西出肅州,進入西域之後地遠人稀,籌糧不易,且山南又被匪幫所佔,運糧更不易,需從川陝籌糧,先運到肅州,再從肅州繞道天山北麓,運到板城,上千裡的路,靠馬馱人扛,運費比糧草還要貴得多。”。
“多多少?”皇帝不是“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的軟柿子,他十歲之前一直在宮外生長,身份曖昧不明,登大寶前受過無數的苦難磨折,知道行軍打仗的關竅在於錢糧,兵多將廣錢糧足,這才有打勝仗的可能。
“九至十倍!”
也即是說,假如籌措糧草花費八十萬兩白銀,把糧草運到西域就得花費七百二十萬兩到八百萬兩白銀!這是天價呀!還不算中途情況有變多出來的那些臨時款項呢,一場仗打下來少說也得耗費一千多萬兩白銀!
饒是廖之信事先做了預備,還是被這數目激出了一口涼氣!
“……戶部累年盈餘也僅只是剛剛湊手。”廖之信說的是大實話,這幾年輕徭薄賦,減了不少的稅賦,又一直對北戎用兵,加上週邊那個不安分的屬國新羅,開支出去就沒了邊,攢不下什麼錢。打個仗把國庫掏空了,遇上水患災荒可怎麼辦?
“廖卿可有他法籌銀?”皇帝擺過頭來對著廖之信,問他有什麼法子可想沒有。
“……臣一年前給您上過一份奏章,上邊提到開徵商戶稅賦的事,那時候您沒準,如今別無他法,只好從這上頭來了。”
士農工商,商為最末等,一旦有事,不論是戰事還是其他事,前朝的帝王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從商賈身上榨出二兩油來,到了慶朝,尤其是到了現任帝王蕭煌這兒,他就不大願意循舊例,在他看來,商賈溝通內外,聯絡他方,把慶朝沒有的東西帶進來,又把外邦沒有的東西帶出去,互通有無,這才是大國應有的氣象胸襟。然而打仗是要燒錢的,遠途奔襲更是燒錢,沒錢哪來的糧,沒糧哪來的膽,這稅不徵也得徵了。
“那依廖卿之見,稅賦當如何計率?”
“二十而稅一。”不算非常重,本想定三十稅一的,廖之信粗略一算,還得把那些遭了災的州縣排出去,再說了,什麼東西一旦給出去了,想再拿回來,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富商巨賈當中也有花費重金結識朝堂重臣的,訊息不能說不靈通,這些人一早聽到些風聲了,心裡自然也會對稅賦計率有所估計,大部分人都估在十而稅一,廖之信退一步,二十稅一,想來不會引起過大反彈。
“嗯。”皇帝點點頭,表示知道了,沉吟一會兒,又問蕭煜,“這戰該如何打,卿心中可有數麼?”
“緩備急攻,一鼓作氣。”
孤軍深入,道路險遠,糧草必得備足,這層急不得,所以得緩備,一旦備齊開打,定要死咬不放的一棍子打死,快刀斬亂麻,一定得快。
“有數就好,放開手幹,朝堂這兒有朕呢。”這就是定了主帥了,給運籌帷幄的這位吃定心丸呢。
戰前籌糧是大事,將軍王得親自出馬督辦,明兒就走。反正菊兒衚衕的小院落就是個歇腳的下處,又沒有人要等他,還不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也沒啥可準備的,轉天起來打馬就走,頂多讓底下人給廖秋離帶句話,說他要出趟遠門,這回就不帶著他了,兵事兇險,沒必要帶著他去涉險。
蕭煜從御書房出來,一路走一路想,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