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堪不敢怠慢,馬府的每一處角落,每一堵圍牆,裡裡外外明哨暗樁安排得妥妥噹噹,借調來的一百名神機營火槍手也在前院佈置成排,馬文升無論進出,身邊都布滿了無數的保鏢耳目,一舉一動動輒數百人跟隨,其拉風程度比之皇帝亦不遑多讓。
馬文升不高興了,連連進宮上表向弘治帝請求裁撤身邊保鏢,不然排場太大怕會引起言官參劾,弘治帝果然是少有的英明之主,聞言只是呵呵一笑,並不在意,還溫聲勸慰馬文升,特殊時期特殊待遇,等拿下那夥賊人再行裁撤便是。
馬文升無奈地接受了弘治帝的好意,老頭兒大概也明白了,養了一輩子的浩然正氣大約是擋不住刀子的,一刀劈來。再怎麼浩然,該死還得死。
於是秦堪也就成了馬文升的貼身保鏢。
陪著馬尚書上朝,下朝,吏部衙門辦公,回家等等,一舉一動都在秦堪的視線範圍內,看著馬文升兢兢業業的工作。平淡清貧的生活,每餐與老妻二人只不過一葷一素一碗飯,吃完進書房批閱公文或看書……
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秦堪不由對馬文升產生了敬意。
確實是一位全心全意無私無欲的可敬公僕,風燭殘年仍在為大明中興而奮鬥著,老邁的殘軀裡。有一種比鋼鐵更堅硬的信念,在支撐著他默默地燃儘自己,至死方休。
大明的中興,絕非僅僅靠皇帝個人的意志能辦到的,這繁華似錦的盛世,是由一位英明的君主和一群忠心耿耿的老臣共同努力了一輩子造就而成。
小到一家之業,大到一國之運,總由那麼一個或幾個勤奮節儉的先輩們細細積攢而成,可嘆的是,後輩裡若然出了一個不肖之徒。家業國運往往一朝喪盡,先祖努力了一輩子的成果付諸東流……馬府若論風景,根本比不上秦堪新買的那套宅子之萬一,偏偏馬尚書竟有暢遊的興致,彷彿自家的簡陋宅院如同豪奢府邸般愜意自在。很難想像這是弘治朝炙手可熱的吏部天官的宅院。
秦堪只好陪著他老人家遊園。
時已入冬,寒風凜冽,馬府後院幾棵稀稀拉拉的槐樹早已枝葉全禿,更添冬日寥落蕭瑟之意。
馬文升負手緩行,秦堪亦步亦趨,或許因為秦堪救過馬尚書一命。看得出馬老對秦堪印象不錯,一老一小聊得頗為投契。
「三年前宣府那三十餘名將領確實是老夫開革的,他們貪墨兵糧兵餉證據確鑿,老夫眼裡摻不得沙子,當即便將他們革了名,老夫自問並沒做錯。」馬文升說這話時,表情帶著幾分傲然之意。
然後馬文升變得有些黯然,聲音沙啞道:「開革他們沒錯,但他們的家人妻小死於非命,卻委實不是老夫所為,老夫讀了一輩子聖賢書,怎會做出如此趕盡殺絕之事?他們誤會老夫了,這樁仇恨老夫背得太冤。」
秦堪溫言道:「清者自清,老尚書一生磊落光明,天下皆知,周公恐懼流言亦是暫時,世上沒有解不開的誤會,遲早有個交代的。」
馬文升捋須呵呵一笑:「你這後生倒是會安慰人……」
「可惜了那三十餘戶人丁婦孺啊……」馬文升神色充滿了憤慨:「當初老夫奉旨巡邊,其實有問題的並不止這三十餘人,邊軍將領多有貪墨,老夫擔心查得太狠會致邊軍動盪譁變,這才只革了三十餘人,當是殺一儆百,也沒打算深究……」
秦堪默默點頭,馬文升的做法是對的,換了是他,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馬文升嘆了一聲,神情清冷起來:「原本以為此事已作罷,前幾日被刺才知道,原來宣府鎮守太監劉清竟滅了這三十餘戶滿門,好狠毒的手段,他是怕老夫再查下去啊,這個劉清,老夫必參到他下獄,否則對不住那枉死的幾百口婦孺弱丁!」
秦堪聽得心中一陣感慨,老頭兒年紀大了,卻並不糊塗,他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