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人們憤恨情緒的文化根源要追溯到幾千年以前。遠古時期,人們在疾病、饑荒及其他惡劣條件下求得生存,他們極度痛恨那些貨幣兌換者的相對富裕。基督相信富人死後升入天堂的機率很小。這些信仰並不侷限在西方國家。在封建主義制度的日本,商人們被視為社會的寄生蟲,這是因為他們竟然以遠高於自己買入價的價格出售商品來獲取利益。
經濟學家兼學者托馬斯·索威爾把零售業與借貸業中一批活躍於製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商人稱為“少數中間商”,他寫了大量的文章深入地闡釋了人們對這一類人的普遍不信任。
長期以來,零售業與借貸業被那些經濟頭腦簡單的人認為是不可能真正為社會帶來任何經濟財富的。
遭到流放的“少數中間商”中有猶太人、移民到美國的亞洲人、奈及利亞的伊博人、印度的帕西人。然而,在索威爾看來,事實上人們對他們的偏見並不全是來自種族歧視。
一名曾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戰俘的英國經濟學家,在一篇極具影響力的文章中描述了在戰俘營中,中間商的經濟活動是如何自發形成的。他還闡述了參與這類經濟活動的人是如何遭到其他戰俘的唾棄的,儘管這些中間商也都是有身份的人,他們中有天主教牧師,也有錫克教教徒。
美國人對於商人階級的看法沒有那麼大的敵意,卻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矛盾,這一點還要追溯到兩大政治陣營的對抗時期——兩位建國之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托馬斯·傑斐遜。既是種植園主又信仰農業模式的傑斐遜並不信任城市與商業。他在腦子裡構思出一片社會分工明確的農業社會景象。相反,漢密爾頓認為美國需要依託充滿活力的商業來發展經濟,在那裡,人不論貴賤,都將有機會出人頭地。
這兩種相對立的思想將美國這一民族的靈魂徹底分裂了:雖然美國成為了一個推崇自由市場的國家,但是當中大多數成功的企業家卻依然被視為“強盜貴族”,公司也被認為是壓榨人類靈魂的機器。
然而當今社會人們的憤恨之情遠遠超過了文化上的矛盾情緒。事實是,數量驚人的人們根本不明白經濟是如何執行的。儘管美國是世界上最傑出的技術創新者與財富創造者,是無數國家豔羨的物件,但是很顯然,在我們當中還是有許多人並不瞭解開創了這個繁榮景象的經濟體系。
難怪經濟學被稱為“沉悶科學”。“沉悶”一詞概述了大多數課堂上老師是如何教授經濟學的:經濟學等於一連串的無生命等式外加技術性詞彙,如摩擦性失業、GDP、需求的收入彈性等。難以想象這些主題與人們的現實生活有任何聯絡。
美國國家經濟教育委員會200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美只有17個州要求學生學習經濟學課程。
許多美國人都沒有接受過關於經濟原則的正式教育,這些原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一瓶牛奶的價格,還是房屋借貸的利潤,抑或哪裡有最適合你的工作,都離不開經濟原則。研究發現,在事後測驗中,有超過60%的美國中學高年級學生無法定義“利潤”這個詞;只有一半的大學高年級學生能正確說出“通貨膨脹”、“生產率”及“財政政策”的定義。
若干年前,《華盛頓郵報》、亨利·J。凱澤基金及哈佛大學調查研究部將1500多名普通美國人就多個經濟事件的觀點與250名經濟學家的觀點相比較。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布賴恩·卡普蘭報道說:接受調查的普通美國人比經濟學家更易傾向於產生消極的態度及“反市場偏見”。
換句話說,瞭解經濟的執行規律的人越少,人們就越有可能對自由市場採取更消極的態度。
本書旨在就資本主義的一些經典疑問做出相應的解答,指出資本主義經濟聲討聲中的一些中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