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希金的親眼目睹下,俄羅斯帝國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腹地進軍。
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也許打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理由,唯獨打土耳其不需要,自從羅曼諾夫王朝開始統治這個國家之後,幾乎常年都在於這個對手進行戰爭。
兩百多年來,幾乎每一位沙皇都同它開戰過,而今天尼古拉一世沙皇的開戰,也就意味著第八次俄土戰爭正式開始了。
也正是依靠著同土耳其作戰,俄羅斯帝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輝煌勝利,攫取了大片領土,把自己的國境線往多瑙河以及高加索推進——然而對貪得無厭的俄羅斯帝國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他們的終點,在那個羅馬人的首都,在永恆的君士坦丁堡。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沙皇的旗幟始終未能在聖索菲亞大教堂上飄揚,但是他們相信,終有一天,帝國的夙願將會實現。
這一次,他們再度踏上了實現夙願的征途。
而他們的進軍,自然而然地也在撼動著整個歐洲。
遠在維也納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親王,此時也正在為這場意料之中的進軍而苦惱著。
這個年代的歐洲,並沒有覆蓋各地的電報網,資訊自然也不可能做到千里之遙即時通傳,不過對於訊息靈通而且善於判斷的梅特涅首相來說,猜到這個進軍的日子並不算什麼難事。
不過,猜到這個日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怎樣應對這個必然到來的日子?
既然大軍已經出動,那麼沙皇的鐵蹄勢必將會滾滾向前,一路踏平瓦拉幾亞和保加利亞,直衝古老的拜占庭而去,而這也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麻煩也在向著他湧了過來。
這些麻煩事,必然也讓他寢食難安。
部分原因是,他迷戀他在維也納一手締造的歐洲新秩序,不想看到好不容易才形成的歐洲均勢再度被打破。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無法容忍俄羅斯帝國踏平整個巴爾幹,然後把君士坦丁堡以及博斯普魯斯海峽控制在手中,而這就意味著從此以後這個龐大而又貪得無厭的帝國,將會毫無障礙地進入到歐洲大陸和地中海的腹地。
現在君士坦丁堡在異教徒的手中,雖然聽起來很難聽但對歐洲列強來說並不可怕;但如果它落入到同為基督教兄弟的俄羅斯人手裡,那就將是災難般的後果,絕對不能允許它發生。
無論是為了本國的利益還是為了歐洲均勢的需要,他都需要儘快把沙皇的利爪給推回去,讓一切儘可能地恢復原狀。
不過,雖然他希望阻止,但是卻也絕對不敢冒和沙皇正面對抗的風險,經歷過之前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之後,他深知兵兇戰危的道理,奧地利難以在戰場上同俄羅斯帝國抗衡——況且就算能夠抗衡又有什麼意義呢?最後只是便宜了旁邊那些看客。
所以他需要用盡量迂迴的手段來實現目的。
他在方寸之地放眼歐洲,縱橫捭闔,開始了他的謀劃,猶如是織網的蜘蛛一樣冷靜。
他已經見過了足夠多的大世面了,甚至承受過拿破崙最後的狂怒,對於現在的他來說,現在的一切都只是不值一提的小場面而已。
此時的他,正饒有興致地打量著他面前這位衣冠楚楚的紳士——英國駐奧地利大使羅伯特-約翰-塔爾伯特勳爵。
這位勳爵頭髮花白,臉就如同幾乎所有英國人一樣僵硬,泛著不太健康的青色,再加上他還留著花白的八字鬍,看上去就缺乏生氣。
不過,考慮到今天他們需要討論的問題非常嚴肅,所以首相也無所謂對方的面孔了。
“塔爾伯特先生,我很遺憾地看到,我們所做的外交努力都以失敗告終了。”在互相致以問候之後,他以流利的法語對對方說,“沙皇進軍巴爾幹的決心無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