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飛機最後停下來了,也沒有發生爆燃事故,但整架飛機也必然報廢。
要是起落架放下來了,卻轟然斷裂了,這又將會是多麼恐怖的事故?
諸如此類的一個個問題,被發現之後,原本對徐雷很不客氣的人,統統徹底閉嘴。
大家不敢想象。
真要給了型號合格證,讓他們得以批次生產,交付給國內外的小型航空公司,用於運營短途航線……
那麼這三年裡,恐怕不知道已經發生多少次飛行事故,甚至是機毀人亡的慘烈空難。
對於原本就起步晚、實力弱的龍國航空工業來說。
一次嚴重的空難,就足以摧毀所有人的信心。
別人原本就覺得,龍國航空工業,不如經驗豐富的波音空客。
造一款只坐幾十人,滿足一千公里內短途飛行的小型支線螺旋槳飛機,居然都造不好。
試問。
還有誰敢買敢坐,尺寸更大、價格更貴、乘坐人數更多、飛行航程更長的中程和遠端噴氣式客機?
真要這樣,恐怕不只是沒有客戶願意購買,就連設計與製造團隊,本身也會對自身能力信心不足。
小飛機都沒造好,還造什麼大飛機?
於是乎。
那些對徐雷不滿的人。
在被打臉之後,態度立馬180度大轉彎。
老老實實的,嚴格按照徐雷的建議,以及新的適航審定標準,進行大幅改進和反覆試驗。
而徐雷對西北飛機公司,也當然不止是提出建議,還幫忙爭取科研經費,提供各種技術支援。
因為大家也都很清楚。
這款小飛機,早已不僅僅只是一款產品,更是承載著龍國航空工業,進入民航市場的希望。
要是連這一款小飛機,都不能滿足國際標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那麼同時在設計研發的中大型客機,也絕對夠嗆。
所以小小的一款支線小飛機,承載著無數人大大的航空強國夢。
為了這個夢,從設計規範、標準體系,到系統整合、產品測試……
可以說整個飛機的設計、製造、測試、試飛等所有環節,都像是脫胎換骨了一樣。
到今天。
歷經大大小小數百項改進,上千架次、近萬小時的科研試飛與適航審定。
這款小型支線飛機,雖然已經全部達標,不少分項甚至還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但所有人都依然忐忑緊張,生怕被徐雷又一次‘一票否決’。
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會議室內的空氣,似乎都停止了流動。
作為總設計師的呂星海,自然是壓力最大的。
三年前。
被徐雷一票否決,他鬱悶了很多天,怎麼也想不通。
這款小型支線飛機,是早在1988年就正式立項研發的。
之所以要立項,是因為從國外購買噴氣式客機,不僅價格昂貴,而且維修保養費用也不菲。
再加上全球有不少窮弱小國,不僅買不起噴氣式客機,加上國土面積狹小、基礎設施落後,只能買小型支線飛機。
而龍國很多年前,從北方老大哥引進過一款短程雙發渦輪螺槳運輸機,自主生產很多年,也算是經驗豐富了。
另外,當時龍國已經走向了開放,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關係大為改善。
能夠從國外買到先進成熟的航空發動機、航電系統、通訊裝置等等。
既然有需求,也有底子,關鍵裝置還能進口……
想進入民航市場賺錢的西北飛機公司,便立項研製小型支線飛機。
三年就完成了全部設計工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