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大乘境大能啊,厲害不?告訴你,他們幾十年前還不過是跟你我一樣的凡人!你就說這功法行不行!哪怕咱天分不好,學來大能的十分之一呢,這一輩子也盡夠用了,再不用提心弔膽的害怕有落到修士手中的那一日。
最後不管信不信,只要不是離著青陽嶺山遙水遠的,大家抱著有棗沒棗打先一竿子的想法,都奔著青陽嶺來了。
幸虧早先悄悄收的那批弟子,聽說師尊們悄沒聲兒幹了這麼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後,都紛紛從隱藏的地方趕回了青陽嶺,每天忙得腳打後腦勺,很是為秦無咎他們分憂。
即便這樣,秦無咎還是有點發愁,普通凡人被修士壓榨的太久太慘,一聽有擺脫他們的機會,太多人想儘快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第一時間蜂擁而至,來得太集中,就是把青陽嶺全拿出來住人,那也住不下。
正思索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山下有人送上一封信來,正是南昭國皇帝,當年的端王殿下送來的。
南昭皇帝在信中表示,他如今年紀大了,但因為多年來一直修習混沌功法,身強體壯看上去跟當年沒甚區別。如今南昭國百姓習練混沌功法的越來越多,他有些擔心,怕習得功法走上修仙路的南昭百姓,等有了呼風喚雨的本事後,有朝一日也變得與原來他們討厭的那些人一樣,去掠奪、去欺壓比他們還弱小的人。
南昭帝就請教秦無咎,如何才能避免發生這樣的事。
秦無咎想了想,提筆給南昭帝回了信。避免重蹈覆轍的辦法就是,讓儘可能多的人參與到修煉中來,最終讓修仙成為每個人都會的技能。擁有稀世珍寶的人趾高氣揚,但當珍寶成了人手一塊的土坷垃,就再也抖不起來了。
當然,因為人的天分有差異,每個人手中的土坷垃有大有小,但太大的和太小的都是少數,大多數人手中的土坷垃都差別不大。
不拔尖也不拖後腿的大多數人,就是讓家國天下保持正常狀態的主力。
少數的那些,就需要國家、需要律法來規範,作為皇帝,以前怎麼治理普通人的國家,以後就怎麼治理修仙者的國家。
只要沒有天差地別的兩個極端,沒有無論如何都打不破的壁壘,就能最大可能的避免步上原來修仙界的後塵。
有希望、有出路,這個世界就是活的。
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頁,秦無咎當然不是隻為了教人怎麼治理國家,她給南昭帝解了惑,南昭帝自然也要替她解決麻煩。
沒多久,人們發現,南昭國各地官學都開始招收學生,教授青陽嶺所傳混沌功法,也不收真金白銀做學費,只要求學生們按照官學的安排,有組織有計劃的參與農桑、建造等相應的勞作。
這樣一來,南昭人基本上就很少往青陽嶺來了,畢竟在家門口就能學,誰還樂意拋家舍業遠赴青陽嶺?
這讓青陽嶺的壓力減輕不少,秦無咎總算是清閒了幾日,沒事與慕景行喝喝茶,賞賞景,朝遊北海暮蒼梧,兩個人總算是體會了一把當神仙的樂趣。
她這邊逍遙快樂,雲嵐宗內的氣氛卻壓抑的讓人難耐,自前一陣子三長老、四長老從青陽嶺逃回來,整個宗門就陷入了這種壓抑中。
去往青陽嶺的弟子機會全軍覆沒,雖然說青陽嶺把他們都放了,可都被費了修為,雲嵐宗又怎麼肯認一群廢物做弟子?所以也沒派人去青陽嶺接應,愛去哪兒去哪兒吧。
可這些人本來都是雲嵐宗的精銳,一下子都沒了,雲嵐宗肯定元氣大傷,不知何時才能緩過勁兒來。
更要命的是,本來寄託著宗門全部希望的資質最好的華揚與邵嘉音,雖然被救回來了,但一個昏迷多日將將醒來,成天有氣無力,像個久病的癆病鬼。
另一個雖然看上去問題不大,蒼白的臉色很快就復原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