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陌生人接觸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對孩子們來說,透過這些細小經驗的積累,可以更加有勇氣面對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透過同外面世界的接觸,在同陌生人的交談中獲得交往的經驗,可以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在同社會的接觸中,可以逐漸培養孩子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孩子離開自己身邊後,媽媽可能還會擔心孩子,但是,孩子應該邁出面向社會的第一步。只有經過這樣的歷練後,孩子才能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點。
·☆交流……全身心地去感覺
“媽媽您不知道”、“媽媽別管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聽到這種話時,心裡一定有些酸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和孩子之間開始有了一層隔膜。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媽媽和孩子之間就會產生一種陌生感,而孩子到了青春期時,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媽媽對於這種陌生感越來越不知所措。於是,總是嘗試著透過談話來消除這層隔膜。“今天學校有什麼事情發生嗎?”、“和朋友們相處得好嗎?”但是,這樣的努力往往是徒勞的。
媽媽平時不注意聽取孩子的意見,經常對孩子嘮叨:“你是我生的,我還不瞭解你?”久而久之,孩子也不願意和媽媽交流了。發生這種情況,大部分的原因在於媽媽。
“我一直在努力和孩子交流,為什麼說錯誤在我呢?”
讓我們來聽聽在孩子學習時媽媽同他們的對話吧。“作業做完了嗎?”、“今天的學習任務完成了嗎?”、“在培訓班學的內容複習了嗎?”這種關於學習的內容佔了談話的80%~90%。
如果從媽媽的立場來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媽媽認為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所以媽媽張口閉口都是在和孩子談學習。但是孩子卻不認為這是交談,對孩子來說,這只是媽媽在命令自己去學習。
這樣週而復始,孩子就不願再同媽媽進行交流了。如果同媽媽的談話都是令人厭煩的“學習”,孩子寧可自己一個人深浸在空想之中。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媽媽仍在試圖同孩子進行溝通。但是,“同媽媽無話可說”的想法已經深深地植根在孩子的腦海裡。在這種意識的支配下,孩子會拒絕同媽媽對話,甚至迴避同媽媽的接觸。
怎樣才能做到和孩子有效地溝通呢?媽媽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養成同孩子進行溝通的習慣。為了同孩子進行友好的溝通,媽媽在認識上必須做一些改進。
媽媽不是老師
在韓國,媽媽總是想成為孩子的老師,於是她們會為孩子檢查功課、制定學習計劃、監督複習在學校和培訓班的功課……而這些都應該是學校老師的職責。
為了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媽媽第一個認識上的轉變應該是意識到“自己不是老師”。
媽媽要履行的職責和老師的職責是不同的。老師的職責是授課,老師在學校裡將知識傳授給孩子們,而孩子要無條件地聽老師講課。如果媽媽在家裡也像老師一樣滔滔不絕地講話,孩子就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在家裡,孩子更希望有人聽聽自己的想法。
我是一名教授,但在家裡我不會教孩子們在課堂上應該學的知識,我通常是透過一些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去學習。在家裡,我的身份不是一名教授,而是一個家庭主婦,一個媽媽。孩子們也不是我的學生而是我的孩子。我在家裡努力忘掉自己的教授身份,使自己更像一個媽媽。我的責任就是聽孩子們說話,將家庭營造成一個可以讓孩子們自由表達自己想法的地方。
媽媽總覺得孩子在迴避同自己的談話,但我認為孩子其實很願意找人交流。但遺憾的是,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培訓班,甚至在家裡,孩子只能充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