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陸續起身,可憐巴巴的望著這位王爺。
“這位老丈要去哪裡?”秦雷微笑問那老者道。“哦…王爺。”老者哆嗦著給秦雷行禮道:“眼看就要打仗了,我們想出去躲一陣子。”
“你們能躲去哪裡?”秦雷的聲音從容而威嚴,只見他指著東面地城牆道:“這是大秦地最後一道防線了,倘若這裡再被攻破,整個大秦都將暴露在趙無咎的魔爪之下,無論是富庶南國、還是寥廓北地,再無一片安全之地。到時你們又要往哪裡逃?”
眾人默然,他們知道這位王爺說的是實情,但死道友、不死貧道,眾人還是希望做出犧牲的不是自己,便紛紛嘟囔道:“我們不過是些軍戶。又不是真的官兵,留在這裡有什麼用?”
所謂的軍戶,乃是在軍事要塞中生活的居民,平日裡也接受些軍事訓練,但主要任務還是為要塞提供勞務,做一些搬運維修之類的差事養家。比起一般百姓來,他們的紀律性要強一些,但畢竟沒有軍規約束,算不得真正地軍人。
其實秦雷鼓勵他們留下來。除了想讓他們為守城出力之外。更主要的,還是為六萬守城部隊考慮…若是這些軍戶大面積逃亡。對軍心士氣的打擊絕對是毀滅性的。反之如果軍戶都不逃,那身為大秦士兵,是絕不好意思先逃跑的。
因此秦雷決意要做通這些軍戶地工作,只聽他朗聲道:“怎麼沒有用?這將近六萬多軍隊要打仗就得吃飯,就會受傷,就需要源源不斷的武器支援,而且每天戰鬥結束後,破損的城牆需要修補,戰死的將士需要收殮,如果人手緊張,晚上巡視城頭也需要有人幫忙。”
說著目光掃過密密匝匝的人群,他飽含感情道:“我們的官兵需要面對幾十萬敵人的瘋狂進攻,我們忍心讓他們在流血犧牲、疲憊傷痛之時,再去幹這些活計嗎?”一席話把原本理直氣壯的眾軍戶,說得全都低下了頭。
秦雷趁熱打鐵,聲音激昂道:“我們計程車兵從北方壺關口千里南下,為了能趕在齊軍之前入城,我們沒有帶輜重、甚至連冬衣都不齊全,這樣行軍地危險性,每個人都清楚!但還是義無反顧地上了路,僅用了七天的時間,便完成了八百里行軍…”說著回頭望了望身邊地兵士,聲音低沉道:“付出的代價是…犧牲了一萬餘人!”
兵民們驚呆了,他們想象不出,什麼樣的行軍,需要死傷過萬才能完成,又是什麼樣的信念,能支撐著這支軍隊,承受了這樣的犧牲後,還若無其事的展開備戰。
“他們為的什麼?”秦雷大吼一聲道:“不是為了金錢地位、不是為了皇帝元帥,他們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事實已經證明,如果沒有這巨大的犧牲,潼關城已經易主,我連失三關的大秦帝國,將再無任何屏障!你們中間有年紀大的,經歷過二十年前的那一次,可曾忘了那赤地千里、白骨累累的景象?可願意再經歷一遍敵人鐵騎的蹂躪?”
老漢已經被他說地熱淚盈眶。回身對眾人道:“我們回去吧,王爺說得對,為了我們自個,也不能把潼關讓給趙魔
許多人點了頭,但也有別有用心的,躲在人群中風言***的怪聲道:“像王爺這樣尊貴的人,總是有保命的法子。就算齊國攻下了潼關,咱們都送了命,他還是能活著回去。繼續當他的親王!”
石敢眼一眯。便要讓黑衣衛將那人捉出來,卻被秦雷微微搖頭攔下。確實是有細作,否則怎會知道自己是親王,而不是郡王?但這時場面十分微妙,民眾對秦雷的信任,並不比對那細作地多。
稍一沉吟,他刷得拔出寶刀,神色嚴峻的子著眾人,場面一下子安靜下來。眾人畏懼的望著他,不知會發生什麼,卻聽秦雷擲地有聲地聊道:“請諸位放心,孤誓與潼關共存亡,不使諸君獨死也!”說著便一刀斬斷道邊地木樁。高聲道:“如違此誓,天誅地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