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方是正論。參軍部未曾親自領兵做戰,還是有些偏頗不足之處。”
因張偉並不發話,各將更是口說指劃,說個不休。他們自然不敢指斥張偉,卻將矛頭紛紛對準參軍部。在這些臨陣做戰的將軍看來,參軍部之設原本便無必要。一些沒有打過實戰的書生亦是將軍,當真是可笑之極。此時聽了張鼐疑問,各人一是覺得有理,二來平素就頗是覺得這些參軍礙眼,此時得了這個機會,各人哪有不借機發難的道理。
張載文一直靜待各人說完,與王煊對視一眼,方向各人笑道:“各位的想法咱們自然也是通盤想過。不過想來想去,還是讓敵軍聚集之後,再一戰而殲之的好。”
他站起身來,命人在堂上懸掛起木圖,擺下沙盤,指著南直隸方向各人道:“現下咱們佔了崇明、鎮江,南京已是近在眼前,若是急圖自然可是一戰而下。不過南京一下,卻不利於日後的戰事。吳淞江口是南直隸總兵駐兵之處,南京一下,他必然勒兵不前,若是咱們進逼,則必然退往浙江。準揚總兵駐軍地為通州,水網密集,漢軍輜重難行,火炮前往不易。即使咱們派兵過去,那準揚總兵或是退往江西,又或是與南直隸總兵合兵一處,一起退向浙江,與浙兵總鎮合兵一處。漢軍雖強,奈何行動不便,若是拋了重型火器急行追擊,又恐人員傷亡太大。若是不追,則敵兵遊走合擊,咱們就是佔了南京,若是浙、閩、粵、湘等省明軍合兵一處,再輔以民團鄉勇,地方豪紳,還有藩王衛軍等等,加於一處,力量也著實不小。若是如此,南方戰事勢務曠日持久,非一兩年功夫平定不下來。”
這番話雖是長篇大論,但結合木圖沙盤細加分析,各人便都知張載文所言不需。漢軍戰力之強,當世無倆。不過有其利則必有其弊,漢軍兵力不夠,又全是攜帶著火器,那補給和火炮在江南水網密佈之地行走甚難,若是明軍一味走避合兵,在漢軍火器不易發揮威力,又或是以遊擊閃躲之法迎戰,只怕這場戰事果真是要勞師費餉,曠日持久了。
張鼐是當先質疑者,此時亦被張載文說動,便沉聲問道:“那麼不攻南京,便是想引著這些明軍來救?”
張載文點頭笑道:“沒錯,正是此意。”
他向張偉看了一眼,又笑道:“這細節是咱們參軍部參詳,若說大主意還是大將軍的想法。圍而不攻,圍三缺一,引得大股明軍來援,然後一戰擊跨南方明軍主力,然後漢軍四出,攻略各省省城和重要的州府,左右不過半年功夫,南方戰事便可停歇。”
這圍城打援一法乃是張偉由後世某兵法大家手中學得,古人卻從有過這般新奇的打法。歷來爭戰,遇有敵人的堅城或是重要的府城,若是可一攻而下,自然是立時拿下,哪有等著敵人來援助的道理?若當真是有敵來援,腹背受敵,乃是古時行軍打仗最忌諱不過的事。到是古時候城堅牆高的,又沒有大炮火藥,守城的古怪玩意又多,有的時候攻城一方攻上一年兩載的,到也不是稀奇的事。
此時由張偉拍板,定下這圍城打援一計,諸將低頭沉思一回,卻已是恍然大悟。這南京城乃是明朝陪都,設有六部、太祖陵寢、宮室,乃是整個南方的政治和軍事中心。若是被漢軍突襲而下,也就罷了。可是漢軍駐屯於外,圍而不攻,那南直隸與周邊各省的總兵官自當提兵來救。那五官都督府在南京有左都督在,還有兵部尚書,調起兵來連向北京請旨也是免了,這些高官被圍在城中,職責之餘再加上顧及自已的小命,哪有不拼命調兵來援的道理?只需將城圍上兩月,周邊自會聚集起大股明軍,到時候漢軍與他們正面交鋒,此戰之後,明軍在南方便少有力量抵擋漢軍的進逼,到那時漢軍分兵四掠,亦是可保無虞。
諸將思來想去,都覺此番計較當真是絕妙之極。尋常軍隊自然害怕腹背受敵,一則是戰力或有不足,又或是補給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