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優秀而透過考試,本來可以有更好的前途,無奈只是由於經濟困難而不得不入師範。第三,展望前途,他們已註定要困守鄉間,拿著低薪,貧苦終生,與城市的知識界少有溝通,而且幾乎沒有改變自身狀況的可能。第四,進入師範學校後,他們接觸到了一些現代思想,一些激進的社會理論,使他們開始對鄉村社會進行反思。師範學校是他們接觸外部的視窗,給他們一個機會了解自己村莊以外的世界。……”
在曾澈如此彙報的時候,管明棠卻只是笑了笑,然後看著曾澈說道。
“映泉,辛亥革命的時候,為何許多仁人志士會投身革命?”
“民族主義?民族意識的覺醒?”
接連搖著頭,管明棠最後卻吐出五個字來。
“對現實不滿!”
“對現實不滿?”
“是的,正是對現實不滿,導致許多人投身革命!所以,如果說,有什麼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話,那就是給予他們希望,緩解他們對現實的不滿。”
說罷,管明棠拍了拍曾澈的肩膀說道。
“你的報告中已經提到了,他們是鄉村青少年中的佼佼者,他們覺得考入師範,本身就是不公的體現,因為經濟原因,他們即便是作為教師,也沒有前途,拿著低薪,無法維繫生計,他們的薪水與其心理地位反差太大,正是一系列的不滿,導致了他們傾向於激進的思想,而現在……”
站起身,管明棠手指著窗外的新區說到。
“可是在這裡,我們將會給予他們所需要的一切,體面的地位、較高的生活、優異的生活,甚至以後,我們還會給予他們的理想,他們不是渴望改變嗎?不是渴望改變農村嗎?對於現實者,我們給予現實上改變,對於理想者,那好吧,我們可以給予他們理想,記住……”
轉過身,看著曾澈,管明棠用極為認真的口吻說道。
“社會低等成員之所以能對社會發生重大影響,是因為他們對現在完全不尊重!黃巢、洪秀全幾乎所有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本身就是現實的失意者,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無可救藥的失敗,渴望逃離自多尋求重生,將生命託付給某項神聖的偉業,讓他們感覺不錯。你會向他們一樣嗎?”
我……可能嗎?
笑著,曾澈搖著頭,他的確沒有那個必要,首先,他的家庭很富足,其次,他對現狀非常滿意,再次,他已經得到了太多,為什麼還會對現實不滿呢?
“人要求偉大,而又看到自己的渺小,人要求幸福,而又看到自己的可悲,人要求完美,而又看到自己充滿缺陷,人要求能成為別人愛慕與尊榮的物件,而又看到自己的缺點只配別人的憎惡與鄙視,他發現自己所處的這種尷尬,便產生出一種想象中最不公正和最易作奸犯科的激情,因為他對於那譴責他和讓他認識自己缺點的真理,心懷切齒痛恨……
人性,千古不變的正是人性,或許當年自己是因為學習成績的原因,選擇了社會學,但是一直以來管明棠卻慶幸自己學習了社會學,因為正是社會學,讓他了解人與社會,或者說,瞭解了人,抬起頭,將視線投向遠處,他用不無凝重的口吻說道。
“我希望,在這裡,我們將會給予每一個人——實現夢想的機會!”
夢想!
對於盛孝嚴來說,夢想似乎永遠都是遙不可及的,和多人一樣,當初他踏過那條2500人競爭,卻錄取100人的橋樑考入保定師範,並不是為了服務鄉村社群,而是想利用師範學校的免費教育,作為離開鄉村進城求學的敲門磚。
在學校和他抱著一樣的人有很多,他們都渴望著透過師範學校的途徑考入大學,但這樣的例子卻如鳳毛麟角,因為小學教員屬於低薪階層,他們中極少有人可能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