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易手一目瞭然。
就在各大強國精力受制於歐陸戰場之時,亞洲民族獨立運動也如歷史那般風起雲湧,繼印尼、菲律賓之後,印度、巴基斯坦、緬甸等國也先後獲得獨立,只不過它們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尚不及北歐的風雲突變——1947年11月4日,挪威北部的芬馬克、特隆姆瑟和諾爾蘭三郡宣佈從挪威王國獨立,新成立的國家正式名為“北斯堪的納維亞自由帝國”。這個神秘的自由帝國佔據了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在二戰剛剛結束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不足十萬,且以捕魚和有限的礦業、冶金、貿易為經濟支柱,綜合實力還不及一些僅有三、四萬平方公里的歐洲小國,如今已然成為挪威重工業和海外貿易的繁榮區域,僅1947年上半年貢獻的稅收就佔到了挪威政fǔ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強。
北歐新國度的出現出乎外界絕大多數人的意料,在各國作出明確表態之前,不甘傳統國土出現分裂的挪威王國拒絕承認“自由帝國”的合法性,並迅速出兵北上試圖收復國土,然而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出征的數萬挪威軍隊就遭致海陸空的全面慘敗。訊息一出,舉世震驚,關於自由帝國真實面目的傳聞滿天飛,此前第三帝國的猜想幾度沉浮,這次人們相當一致地將這兩者聯絡起來。不過,北斯堪的納維亞自由帝國官方一再宣稱這是一個由反對戰爭、反對大國壓迫、反對暴力統治的自由人士共同組建的理想國家,透過全民公投決定脫離挪威,故而挪威政fǔ的武裝干涉才是真正反動、不合法的。
挪威軍隊實力不濟,但挪威政fǔ自二戰結束以來就在政治上倒向盟國一方,目前也是西方盟國的正式成員之一,美英等國對於這種局面當然不會坐視不管,強大的美英艦隊很快從英國和歐陸港口向挪威北部彙集,戰雲密佈的北海不禁讓人想起1940年chūn的那一幕,當時德**隊先一步登陸挪威從而在戰略上搶得先機,這次橫出一刀的角sè由蘇聯扮演。憑藉“反猶太yīn謀集團”擊敗卡岡諾維奇(猶太人)、莫洛托夫(妻子是猶太人)等政治勁敵,又利用“原子彈反擊”事件從軍事將領們手中奪回國家實際領導權,赫魯曉夫和他的政治盟友們成功掌權,並迅速促使蘇聯政fǔ宣佈承認“北斯堪的納維亞自由帝國”,且與之達成了一系列至關重要的軍事互助協定,使得原本孤立的自由帝國獲得了來自東部邊境的安全保障和軍事支援。
歐陸初遇寒氣侵襲,毗鄰極圈的北歐早已是千里冰封,當地居民尚能夠適應惡劣的天氣,勞師動眾的美英盟軍可不那麼順心了。受到蘇聯政fǔ明確立場的影響,美英北上軍力經過足足一週的延遲才確定了作戰方案。進攻大幕拉開之後,只要不是狂風暴雪的天氣,盟軍那兼具規模和質量的戰略航空兵就會從英國和挪威中南部的基地出發撲向“自由帝國”的主要港口城市和工業區域,然而這個季節的北歐氣候實在糟糕,大多數轟炸機都無法將炸彈扔到正確的位置,而且龐大的叢集總是受到敵方戰鬥機的有力阻擊,那些行蹤莫測的碟形飛行器也總是給盟軍飛行員製造極大的心裡壓力。
以往屢試不爽的戰略轟炸短時間內難見成效,盟軍將希望寄託於戰力強大的水面艦隊和經驗豐富的海軍陸戰部隊。為了在寒冷偏僻的挪威北部奪取戰略支點,他們以戰艦重炮提供掩護,派出四千多名海軍陸戰隊員連同挪威海軍戰鬥人員在諾爾蘭郡首府博德港附近發起登陸作戰,同時派遣分艦隊封鎖納爾維克和特隆姆瑟外圍海域,伺機突入峽灣實施炮擊。
在諾爾蘭,當盟軍士兵們懷著忐忑緊張的心情、頂著寒風踏過冰冷海水登上海岸時,並沒有密集而兇猛的槍彈穿透他們的xiōng膛,登陸部隊隨後非常順利地進佔博德港,但這看似美好的開端註定只是觸發陷阱的機關。冬季的北歐夜長晝短,天黑之後,盟軍登陸部隊的噩夢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