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呃礎�
觀眾們原本以為,這次就是幾個華夏聯大代表而已,沒想到竟然會來這麼多人。
國會山雖然名叫做山,實際上卻是在日內瓦一座巨型的建築群,大災難之後,這裡是歐羅巴大陸最先浮現的一片陸地,各國先賢登岸之後,在這裡修建了臨時聯合政府,同時也修建了凝結人類信仰的巨型教堂。
白色大理石和玻璃結構的恢宏建築,凝聚了現代建築的特點和歐羅巴傳統建築風格。
在全世界人民心中,國會山是人類文明,政治,政權最高象徵。
由各國代表構成的聯合國理事會,就在裡面國會堂這裡舉行會議,用投票的方式,引領著整個世界向前發展。
而蘇懷進入巍峨猶如白色宮殿群的國會山,由聯合國的工作人員引領入內,首先是進入國會山後方的白場墓園進行祭奠。
這片猶如一片片白色墓碑構成汪洋的地區,是所有國家人士來國會山,都要訪問的莊嚴聖地,白場墓園標誌性建築是一個高聳入雲的紀念碑,以及那放眼望去,數之不盡的白色墓碑。
這裡的每個墓碑不是人們的名字,而是一座座城市的名字。
這些墓碑紀念著,在大災難這場人類浩劫中被淹沒的,承載無數生命的希望的人類城市。
蘇門眾人都虔誠禮敬,在白場墓園舉行了莊嚴的祭奠儀式。
儀式過後,看著這名手持摺扇,清俊雅緻的青年踏入這神聖的權威之地,無數華夏人看著螢幕裡那緩緩踏著臺階上行的清俊身影,都充滿了崇敬之情。
歷史上最年輕的聯大代表,卻是最令本國人信服的代表,蘇懷無疑是全體華夏心中最引以為傲的旗幟。
正是因為有了他,華夏人才認識自己自身的偉大和過去的光榮,才能湧現起從未有過的自信與凝聚力。
而電視機鏡頭,率領眾人的蘇懷卻馬上沒有踏入國會堂,而在國會堂門口的雕像群處,停下來了腳步。
原來在國會堂門口,為了展示世界大同,各個地區,不同信仰的人融洽相處的景象。
除了兩邊是聯合國大會創始11人的白色大理石雕像之外,大門入口正中央,還有五座高聳巍峨的巨大雕像。
上帝教的耶穌,佛教釋迦摩尼,默罕穆德,道教老子,以及儒家曹聖的五座,五米多高的大理石雕像,佇立在國會堂大門口。
這五人分別代表了五種信仰,學術,教派,也是公認歷史上人類文明導師。
歐羅巴,印度,阿拉伯,炎黃四大文明傑出代表。
可此時蘇懷卻對旁邊的聯合國工作人員說出了一句,令所有人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的話:
“今天過後,要是這場論辯,我們華夏蘇門贏了,儒家的雕像,就改回孔子吧。”
第八百九十章 再會曹治宇
這次國會堂儒學論辯,舉世矚目,新歐國際頻道,也對全程做現場直播。
直播評論席中,不光主持人珍妮是蘇懷的老對頭,就連邀請到嘉賓,都是上次被蘇懷奚落到無地自容的錢伯斯,邁爾斯,這兩位新歐籍華裔教授。
這也是沒辦法,新歐臺被蘇懷上次差點弄出的經濟危機嚇壞了,生怕再找一些白人專家,華夏人會抵制他們電視臺,所以也只敢請華裔給蘇懷唱反調。
聽到蘇懷“要求撤換儒家雕像”的要求,珍妮不由問錢,邁兩人:
“兩位教授,你們看,蘇懷能把曹聖的雕像換掉嗎?”
錢伯斯很謹慎道:“如果他能贏了論辯,再向聯合國理事會申請,也不是不可能的。”
觀眾們都看到,蘇懷這話問得是主持這次論辯的理事,前歐羅巴聯邦荷蘭州首相,範龍佩。
同樣的話,他曾經在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