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盼田:“種地時,是我們生產硬手撂的種,苗出得齊,可鏟地時的人就魚目混珠良莠不齊了。因為地塊小,雖然包片分了組,每個作業組至少也有十幾號人。打頭的上了壟,第二個人不拉開磴他就沒法鏟地,一拉開磴,每個人就得差一兩米,十幾個人一排開,等最後那一個人上壟之時,打頭的已鏟進地裡就能有幾十米了、、、、、、地塊小,再挪地,不更耽誤工了嗎。再說,壟的長短也不是地塊都是長方形,而是長短不齊,攤上長壟的人能不來氣呀?他們根本就不認真的鏟。再說,自己這條壟剷下遍時還不一定是誰攤上吶,誰管以後的事,就更不負責了。慢慢的就是一個人影響倆、、、、、、最後就是很多人以跟上速度為準則,幠草太多的苗也就不花時間去摳了,上去就是一鋤;手慢的人,速度攆不上,不管草鏟沒剷下來,就來個蓋扒鋤,只要你看不出沒鏟就行了。結果鏟完三遍地,苗就一遍比一遍的稀了,掛鋤時地還仍是荒,等打糧時,你說單產、總產呀,它能不減產嗎?”
李曉晴聽完醒悟地向著楊光知會說:“張平那天講的不也是這種情況嗎?看來,從鏟地這個情節看,短苗、草荒,就應具有普遍性了。‘人多好乾活,團結起來力量大’,我看這句話,在以這種形勢的鏟地工作中,就已經有點是悖論了。”
這時,連吉桂花也插言了:“這是實實在在的新生事物。怎麼解決?除非是兩個人鏟地,一個人專職看著,你還得別打盹。同樣的地,土改後的單產就比給地主幹活時的單產高,土改後是自己給自己家種、鏟;給地主幹時,跟現在一樣,只是說法不同了,其實也都是大幫轟,形式上效果上仍是一個樣。”她笑著。笑容中似有一種嘲笑,又似譏笑、、、、、、
李曉晴此時,也向楊光總結匯報道了:“農村目前的農業生產力,是具體勞動的人;土地、種子;他們掌握的生產技術和使用的工具。只是把仍是個體勞動的形式變了,而其它的,如:土地、種子,生產技術和使用的工具全都沒變,而大家的心境也並沒有達到團結起來力量大的目的,能說這是保護和發展了生產力嗎?夏鋤這個階段的田間管理,可以說是農業生產中的一個最至關重要的時刻!‘大幫轟’這真不是一個好辦法!”然後,就又向劉盼田說:“請你再簡單地陳述一下‘拉馬抬槽’這件事的具體情況吧,它真的就與你們要求退社的事無因果關係嗎?”
劉盼田去瞅牛玉全。牛玉全:“還得你說、、、、、、”
劉盼田:“那天是去年12月28日的晚上,已到了年根。退社申請已遞上去快一個月了,如石沉海底。大家心急,吃過晚飯後,就全湊到我家裡去了。大家決議,一月末就是春節,社裡忙完結算就過春節了,過完春節,就得去忙備耕的工作,而我們該怎麼辦呢?應該採取個集體行動,一齊到社裡去追追。可去時又不願意穿過整個一條主要的南北大街,七個人也太顯眼,就決定從東邊村外的地邊繞過去。結果就正好在下岺路過飼養室從馬廄的後視窗過時,無意中,聽見了馬廄裡寂靜無聲,大家就疑惑:今兒下小雪,天仍舊飄著雪花,牲口沒去壓場,正是吃夜草的時候,圈裡怎麼會悄無聲息呢?於是就從後視窗往裡瞧,可看見的卻是所有的牲口全都象木頭馬似的,都只是默默的站著。飼養牲口的道理,這是有數的,‘馬不吃夜草不肥’,尤其是天寒地凍,它的禦寒能力從哪來呀?於是就決定進去看看。可到了馬槽子那兒,就著馬燈的光亮往槽子裡一瞅,竟全是空的。有的騾馬,見我們來了,急的立刻就刨蹄、點頭,打鼻響。再往槽子底下一看,全是牲口剛拱出去的新草,再一細看,這草也太長了,足有一兩寸長。養牲口,鍘草這活,也有個說道,就是喂牲口鍘的草,一般最好是別超過半寸長的草屑兒,鍘的草一短,連草稈幾乎在鍘的時候就全能被壓破瓣兒了,而這半寸長的草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