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成為了中國大飛機產業的奠基者。
大戰爆發前,西飛有一支由一百多名高階工程師、六百多名工程師與三千多名高階技術工人組成的設計與製造團隊,此外還有一萬四千多名工人,擁有三條飛機生產線,並且有一個健全的飛機設計中心。
只是,西飛能夠自主生產的只有巡邏機與運輸機。
在大戰爆發前,西飛設計過雙發中型轟炸機,但是效能不夠先進,最後中國空軍還是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引進了ju…88a型中型轟炸機的生產專利,並且在做了小範圍修改之後,交給了西飛量產。問題是,ju…88a的國產化並不徹底,比如發動機中最關鍵的部件依然需要從德意志第二帝國進口。雖然在大戰爆發前,西飛已經完成了四百架的製造工作,並且庫存了一千臺發動機,但是在對德貿易中斷後,已經很難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獲得發動機部件,也就無法擴大產量。
馮承乾到達西安的時候,西飛正在努力攻克發動機上的技術難關。
顯然,馮承乾的到來,給西飛帶來了好訊息。
事實上,中國已經能夠製造出更好的發動機,只是在和平時期,技術專利掌握在各家飛機制造廠手裡,而飛機制造廠之間是競爭關係,一般不會共享專利,也就不會把發動機這樣的關鍵產品轉讓給其他廠商。
戰爭時期,自然另當別論。
在馮承乾的撮合下,成飛已經答應向其他廠商提供發動機等關鍵部件,而且是以成本價格提供。
如此一來,西飛就能夠用國產的戰鬥機發動機來取代ju…88a上的發動機。
當然,這需要對飛機的動力系統部分做重新設計。
只是,馮承乾此行,不是為西飛解決問題的,而是希望西飛能夠更上一層樓,儘快研製出四發重型轟炸機。
事實上,早在大戰爆發前,西飛就在設計四發重型轟炸機。
有趣的是,這種由空軍出資設計的轟炸機,也是針對日本的,即其主要效能指標都與對日作戰有關。最顯著的技術要求就是:在掛在四噸炸彈時的作戰半徑至少得達到一千二百公里,而這是從中國東北地區機場起飛之後、飛躍朝鮮半島與日本海、轟炸日本本土的最短距離。
問題是,受發動機限制,西飛的重型轟炸機專案一直停留在設計圖紙上。
雖然採用ju…88a的發動機,即輸出功率為一千二百千瓦的寶馬發動機,肯定能夠達到空軍提出的戰術效能指標,但是這種發動機的專利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廠商手裡,而且還沒有完全實現國產化。
大戰爆發後,ju…88a的組裝工作都被迫停止,更別說把庫存發動機用在重型轟炸機上。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在大戰爆發後的第二個月,西飛就暫停了與重型轟炸機專案有關的所有工作,把重點轉到航空動力上,即集中全部力量,力爭儘快解決雙發中型轟炸機遇到的難題。
可以說,必須有合適的國產發動機,而且是大功率發動機,重型轟炸機專案才有可能起死回生。
馮承乾的到來,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結果就是,馮承乾還沒有提出來,西飛的負責人就表示,將用“海鷹”的發動機,重新啟動重型轟炸機的研製工作。
西飛如此積極,馮承乾自然大加讚賞。
在離開西安之前,馮承乾以中國海軍司令的身份,與西飛簽署了一份意向合同,只要西飛在一九四一年六月底之前完成了重型轟炸機的全部設計工作,製造出第一批樣機,並且順利透過了空軍的初期驗收,海軍就追加一百五十架的訂單,而且是以空軍合同價的百分之一百一十採購。
當然,海軍也將優先獲得採購權。
後來,這事還引發了海軍與空軍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