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得買,不消幾天,小山似的“野柴”一賣而空。望著董少卿大把大把地數錢,僧人們又瞪大了眼睛。
原來,董少卿那天逛街的時候,看到了京兆尹府衙門口貼的“限柴令”,又聽長安百姓扎堆議論,說今年開春早,天氣也特別暖,按往常經驗十有**今年的冬天也會來得特別早、特別冷。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董少卿心中磨盤似地轉開了圈:朝廷歷來辦事拖拉,就算皇上到冬天能瞭解下情,及時取消“限柴令”,可經過那些衙門官老爺們的層層轉復,只怕冬天要過去一半了!柴炭肯定奇缺,價錢也會貴得出奇。董少卿正琢磨著怎樣抓住這個商機,回到寺院後恰又聽得老方丈說種菜難,心中便拿定了主意……
靠著野榆野荊條賺得第一筆錢之後,董少卿又尋思著做第二筆生意。
長安城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德壽坊一帶,商鋪林立,寸土寸金,可臨街道的一側卻有一個不小挺深的臭泥坑。
按說臭泥坑主人把坑填平了,或賣地皮或蓋商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可臭泥坑左側卻是當朝國舅韋播的府邸。
韋播常年病歪歪的,請來的“風水仙師”掐指一算,說韋播命中“五行不全”,最忌府宅周邊動土。臭泥坑主人剛運土填坑,韋播便命僕人氣勢洶洶地出來“擋駕”。
沒多久韋播的小兒子又得了個怪病,“風水仙師”再掐指一算,說小兒子是“火命”,切忌府宅周邊有水“相剋”,否則性命堪憂。這下韋播更怒,親自喝令臭坑主人將坑中水全部排盡,不然,捆送京兆尹府治罪!
平頭百姓哪敢得罪國舅爺?臭泥坑主人捧著金碗沒飯吃,年年為排水還得花上一筆冤枉錢,真是苦不堪言,便想將臭泥坑賣了。可臭泥坑早就“臭不可聞”,就算白給也沒人要!
董少卿主動找上門來。臭泥坑主人喜出望外,便將臭泥坑賤賣給了董少卿。
董少卿在京城的同鄉老友們聞知,紛紛前來奉勸他:“難道你還想和國舅鬥?這不是拿錢往坑裡砸嗎?”
董少卿微微一笑:“我哪敢同國舅鬥?只不過想沾沾他的光罷了。”
董少卿在坑邊搭了個簡易的棚鋪,僱了幾個飯館夥計做蒸包,開起了包子鋪。
在這黃金地段,進進出出的都是腰纏萬貫的富商大賈,誰會走到臭泥坑邊的包子鋪裡吃蒸包?只怕狗才會上門呢!人們竊笑不已。
董少卿又在坑中央高高地豎起一根紅白相間的標杆,聲稱無論是誰,只要用碎磚爛石擊中了標杆,敬請到包子鋪白吃大肉包一頓!
長安城的乞丐們喜瘋了,奔走相告,男女老少成群結隊而來,手裡拎的、兜裡提的、懷裡抱的、肩上背的,全是碎磚爛石,雨點似地往坑中直砸:哪怕一天只砸中三四次,香噴噴的大肉包就要撐破肚皮了!
第二百四十章 身價幾何
不到半月,碎磚爛石便將坑砸冒了頂。
董少卿呵呵一笑,拔了標杆,又宣佈請乞丐們白吃包子三天,三天後包子鋪關門大吉!不過,乞丐們吃罷包子要消消飽,用青石板行夯,將坑夯實夯平。
乞丐們幹得熱火朝天,不三天就把坑夯得平平整整!
這下眾人方才迷瞪過來:姓董的這是在變著法填坑吶!
不由連豎大拇指:巧巧巧,妙妙妙,這下國舅爺還有啥話可說的?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臭泥坑變成了“聚寶盆”,眾商家爭搶著要買地皮。
董少卿卻把頭搖得似撥浪鼓: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還沒想好怎麼用這塊黃金寶地呢!
……
李陶聽罷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