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愛的藝術》工人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頁。日本心理學家恩田彰說,在創造活動中,感覺成為創造物件這一點很重要,這樣就可以“親臨其境地感受、體驗它。例如,化學家想象自己變成了運動著的分子,自己親身感受分子會遇到的情況”。另外,如果提出,“假如你成了兔子都會做哪些事”的問題,“就要考慮自己變成兔子時會做的事,這不是站在人類的立場上考慮兔子要做的事,而是以兔子的身份去考慮,所以往往有新的思想、觀點出現。”依此類推,假如設計一臺機器,這就要求設計者設身處地地“把人設想成機器的一部分”,“自己就彷彿是一種有魔力的小生物,為了製出具有預想效能的機械,必須以某種形式在其中‘工作’。”《創造性心理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頁。另一位日本心理學家高橋浩也持同樣看法,他是這樣說的:“當就某事物進行思考時,譬如就水壺考慮水壺,‘怎樣處理這把壺’,一般的思考法是把水壺作為相對的思考物件加以處理,但是,如果把自己充做水壺本身,結果又會怎樣呢?站在水壺立場上去思考,‘我是水壺’,‘希望怎樣來對待我這把水壺’,‘作為水壺有何不滿之處’等,結果一定會獲得與迄今不同的創造性思維。”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這位心理學家曾經同某智囊團一塊兒考慮過共同開發新的起重器。並親自伏在地板上體驗起重器該怎樣啟動。他想到“思考起重器首先要有輛小臥車”,他伏在地板上就是要當小臥車,這樣,他就真的進入了“角色”,取得了小臥車的自我感覺。“難以想象的是,當你像上述那樣動員全身參加,並把自己當成物品來思考問題時,在你頭腦中會湧現出與單純用腦子所想的完全不同的創見來。”《怎樣進行創造性思維》科學普及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53頁。應該指出,“在發明機械的場合,把人設想成機械一部分,當然是不合情理的”,甚至還有瘋癲之嫌,但是,“在創造活動中,不合情理的感情因素是很重要的”,“創造活動就在合情理與不合情理之間反覆不斷進行”。兩者相比,“感情的非合理性因素比理智的合理性因素更為重要”。同①第155、158頁。“感情與認識可以是相互合作的,並且感情有助於真理的發現。”馬斯洛如是說。
6 非物件性思維談(3)
非物件性思維乃是一種直覺思維。直覺思維可使人與“實在”直接聯絡和接觸,從而進入本原世界,也就是說,直覺可單刀直入,中間無須分析,無須概念介入,在物我同一中直達本質。這裡不摻雜任何實用考慮或理智的先天圖式,直接體認物件之所以為物件。我們看到許多天才人物都具有深刻的直覺力,都有一種透徹性的靈氣,即直接洞察事物本質的直接性的能力。這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天然的直接性,即叔本華所說的純粹的或完全的客觀化。這客觀化即忘卻自我,把我變為客觀之物。莊子就是這樣的天才,他與惠施遊於濠梁之上,看到魚兒的快樂,在一剎那間,他融己入物,把自己客觀化為魚了;而惠施卻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他是用概念思維看問題,當然不懂得“要體驗自然中的最幽微的意義,個體必然融入自然的混一中去,化為自然的風草蟲魚,和單純的存在”。《人的潛能和價值》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73頁。
可想而知,這種客觀化的能力對於藝術家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藝術家正是這樣從事創作的。他必然也必須進入物件之中,從內部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