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吳忠宇十分的風流,但卻對孫氏一直很是尊重。而孫氏只不過是中人之姿,吳忠宇娶她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衝著孫家去的。
而若是吳忠宇真另外攀上了其他權貴,也不會再受著孫氏的轄制,依著這麼看,那幕後之人還是孫家。當然,紀安也不排除因為孫氏知曉吳忠宇的把柄被看重或是吳忠宇的故佈疑陣。
但孫氏還是十分的可疑,吳忠宇被抓,因為有秦太、祖規定:除了謀反大罪,否則不得行連坐之法;犯官一人獲罪,不可連累家小。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而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所以,官員們一直是這條律法的捍衛者和遵守者。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但一個官員倒臺後,他的家小的下場往往也好不到那兒去。畢竟,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算落井下石的人。
而崔玄這邊也沒閒著,直接寫摺子上報朝廷,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孫德幾次暗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都被崔玄擋了過去。更是直接派人去接手了那座銅礦,重兵把守。
孫德眼看著事情保不住了,心一狠,直接上了摺子,言明吳忠宇包藏禍心,圖謀造反。他這個岳家長輩被其矇騙,未能及時發現吳忠宇的狼子野心,有愧於聖上的厚望和朝廷的栽培。更是無顏再做提刑按察司的職位上,希望皇帝免了他的官位,以儆效尤。
當然,對於罪魁禍首吳忠宇那是一定要千刀萬剮,才能以振朝廷綱紀。一副一心為了朝廷著想,為了聖上解決的好臣下模樣。一出大義滅親,忠心耿耿的戲碼就在孫德身上演的活靈活現。
而崔玄派人通知大皇子泉州的事情,讓他務必讓朝廷之上的官員為孫德說好話,多多益善才好。同時,讓大皇子小心盧家和三皇子,防著他們利用這次的事情陷害。
崔玄料的沒錯,原先皇帝看見孫德的摺子還有些心軟,在朝上讓大臣們商討。孫德是盧家的親信,盧家自然全力保他,而大皇子這邊也出動了不少臣子去為孫德說好話。皇帝本來還想著孫德雖然有失職之罪,但認罪態度好,又為朝廷操勞半生,準備讓他再幹上幾年。
但眼瞧著朝廷上超過一半的大臣都為孫德說好話,一個三品官就有如此威望和人脈。即使再能幹,皇帝也不會樂意見這個人再做大的。於是,皇帝不顧眾人的求情,大發雷霆,下旨革了孫德的職位,讓崔玄從嚴辦理,不要放過一個有罪之人。
而盧家瞧著孫德這顆棋子沒了價值,就想著用孫德陰一把大皇子,還沒等他們佈置好。二皇子不知道從哪兒聽聞三皇子是這次私開銅礦的指使之人,自從上次被盧玉繡事件害得失了大半名聲的二皇子早就對著盧家和三皇子恨之入骨了。
這次又瞧著三皇子私下開礦有不軌之心,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二皇子立馬讓親信上摺子狀告三皇子圖謀不軌,意圖謀反。雖然這種事情沒什麼真憑實據,但三皇子和盧家早就讓皇帝心中忌憚,有了這個藉口,皇帝狠狠的責罵了三皇子一頓,讓他閉門思過。
而大皇子也找出了不少盧家一派的罪證,讓盧家折了不少的人馬。這下,盧家才老實下來,不再想利用孫德來構陷大皇子了。
而這邊,原本有把握能繼續留任的孫德卻接到了被免職的旨意,真是一口血在心頭,恨不得立馬找個地方躲著才好,雖然同僚們都沒表現出異色,但一想到這些人在私底下還不知道怎麼笑話自己,孫德的心就疼的不行。
可這是聖上的旨意,他還要歡歡喜喜,高高興興的接下來。不然,若是面露不悅,被人傳到聖上面前,他就不是被免職這麼簡單了。
這下,孫家在泉州地位一落千丈,雖然孫撲正還做著五品同知,孫家還有京城顯赫的姻親,但權勢確實今非昔比了。而對於造成這一切的吳忠宇,孫家恨不得從沒有過這個女婿,表現出了任他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