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情,則情不來。情不歸性,則性不現。性是指我們的心,情是指道心之真知。若我們的心不向著道,那道心之真知就不可能進入心中。道心之真知進入不了心中,那麼心就不可能徹底靜下來。心不徹底靜下來,便不可能將妄性轉為真性。”
“因此,我們想要修成大道,心必須得向著道。我們不能一邊放縱自己的慾望,然後又一邊說自己在修道。這都是口是心非,自欺欺人,這樣修是不可能擁有真情真性的。”
“只要我們的心能夠一直向著道,必然能夠擁有真情。擁有真情後,修道就不再是難事了。若我們的心不願意向著道,是不可能成道的。”
表哥似懂非懂,又問:“為什麼心向著道,才可以成道?”
寧婉兒回答:“我們的心在哪裡,我們的家就在哪裡。當我們的心往外照時,神氣就會往外漏,神氣往外漏就是我們會落入後天的根本原因。我們唯有將心往回收,神氣才不會往外漏。神氣不漏,自然能夠打成一片,凝結為不死不生之穀神。”
表姐問:“若是我們的心不向著道,就無法迴歸道了嗎?”
寧婉兒點頭,“是的,心不向著道,就會不斷地落入後天。”
表姐接著問:“那回歸大道有什麼好處?”
寧婉兒回答:“迴歸大道不僅僅能夠解脫生死,同時還能感受到道的平安、自由、喜悅。當我們的心處在道中時,是非常舒服的。我們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心偏離了道。”
表姐有些驚訝,“這是真的嗎?那具體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心處在道中?”
寧婉兒回答:“我之前也說了,我們本來就處在道中,我們是不可能和道分離的。只要我們做到與道認同,不再與身體認同,完全不把外在發生的一切當真,就等於處在道中了。”
“就這麼簡單?”表姐感到難以置信。
寧婉兒回答:“雖然聽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不簡單。世間根本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只與道認同,不再與身體認同,完全不把外在發生的一切當真。人一旦受到妄心干擾,很容易就會從道中出來,變回原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