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不得疼痛,樺山久守吩咐身旁的家臣:“打訊號給各櫓,填壕之人進入鐵炮射程後開火!”
“鐵炮手準備!”
鐵炮大將們此起彼落的喝令聲響起。
“準備”
鏗鏘的金屬聲響中,鐵炮手們將黑黝黝的鐵炮從肩頭取下,架在了石灰牆和天守閣以及各個櫓的射孔上。
前文提到過,熊本城除了天守閣以外,石灰牆和各個被稱為櫓的城樓不但可以供弓箭手鐵炮手對城下進攻隊伍射擊,還很人性化的考慮到了射擊死角問題,上面提到的“武者反”就是具有反斜面,為射手們提供最佳射擊角度的設施!
“只可惜菊池一戰,鐵炮損失過大,否則城中有三千餘支鐵炮,又何懼怕城下幕府十萬之眾?”
目測著幕府軍的陣線距離自己挖掘的那些土坑壕溝不足百步,樺山久守心中不無遺憾。若是城中鐵炮不在菊池川戰役中損失巨大的話,單是三千餘支鐵炮就會令幕府軍在城下損失慘重鎩羽而歸!
一路狂呼亂喊的浪人一下子便衝進了遍佈土坑壕溝的城垣邊上,似乎整個北都被人潮覆蓋了。一群又一群抗著土袋的浪人從奮力將土袋子丟進土坑之中,然後迅速轉身回撤,又往來路上奔去。與後面不斷衝上來的人群推擠衝撞,一時間道路上密密麻麻滿是人頭。
“開火吧!”
“放!”
一聲聲沉悶的火銃射擊聲響起,城下前方立刻慘叫聲不斷。城上的火銃手雖然不多,只有數百人,但是勝在對於城下地形熟悉,各處土坑壕溝距離城池多遠更是瞭如指掌。當日挖掘這些障礙時便有用它來充當目標參照物的意思。那些揹著沉沉的草袋子衝到城下的的浪人,本身就體力消耗大躲閃不及,被這有備而來從城頭交叉構成火網的炮子籠罩,登時便倒下一大片。
“再放!”
又是一陣陣的巨雷炸響,剛剛開始變得慌亂的浪人們又是一群群被射倒,很些人甚至被射飛出去。
眼見得又是一次自相踐踏的慘敗。
“開火!”
幕府的鐵炮們趁著城頭的鐵炮手退後裝填子藥的空當,對著城上的天守閣、石灰牆等守禦設施上的箭眼射擊口開始進行火力封鎖,以掩護浪人們的填壕活動。
有如爆豆一般密集的銃聲在城下響起,城垣下升騰起一股一股白色的硝煙,彈丸在火藥的推動下飛出銃管。或是直飛,或是斜飛,一下子便將各個鐵炮櫓的射擊口封鎖的密不透風。
第一列火銃聲剛停,義兵隊後方又是一陣軍扇揮動,緊接著,第二列幕府的火銃手上前對著城頭開火。只聽得義兵隊那邊一聲吶喊,黑壓壓的又是一次填壕活動開始了。
轉眼間城下的壕溝便被填平了數個地段,那些義兵隊的浪人們一聲歡呼將肩頭的土袋子朝著附近的壕溝土坑中丟去。
“放!”
又是一陣排銃的聲音從城頭響起,石灰牆牆後一大片白色的煙霧迅速升起。
與方才打擊填壕的排銃不同,這一次是瞄準了城下的幕府軍鐵炮隊。雙方便利用手中的南中鐵炮展開了彼此殘酷的對射。
城上島津軍長處在於有掩體。有外小內大的射擊口;城下的幕府軍勝在彈藥充足。可以隨時向南中軍處賒購。不必擔心彈藥不足,且鐵炮數量眾多,往往三五隻鐵炮封鎖一個射擊口。
雙方一時間倒也打得是旗鼓相當,俱都是死傷慘重。不時有鐵炮手被不知從何處飛來的彈丸擊中,哼也不哼一聲便倒地身亡。
炮聲雷動,六門大佛郎機相繼開炮轟擊立田山山腰上的豐國廟跡,三百步的距離,正是大佛郎機炮的最佳射程。
六枚重約十磅的炮彈呼嘯向豐國廟跡撲去,轟隆隆一連串的巨響中,一顆顆沉重的鐵球砸的廟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