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三場, 八月初九日進場鎖院起, 每三日一場。
首場考《四書》義三道、《五經》義四道;十二日第二場考論一道, 判五道, 詔、誥、表各一道;十五日第三場考經史時務策五道。
細數一下, 相當於公考行測全部變申論。
客觀變主觀,能蒙的選擇題,全變花式大作文。
整一個宗旨, 就是連條死路都不給學渣留。
不僅廢腦, 還廢人。
前前後後9天, 拉拉雜雜21關。
顧勞斯總結陳詞, “不多貼點秋膘,還真考不下來。”
黃五低頭目測一番腰圍, 感覺到絲絲的岌岌可危。
於是,託奸商的福,兩頭的伙食, 頓頓都是豬五花。
清蒸的、白灼的、醬滷的、東坡的、脆皮的……
頗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豬養壯兮上案板的悲壯?
這期間累的不僅是考生,考官日子也不好過。
為了保證考試公平,不給舞弊走後門留丁點兒餘地,主同考官、內外簾官陸續抵達地方後, 第一時間要進貢院招待所蹲號子(劃掉)。
只有開考前一日,可同地方主事宴饗。
鎖院後直至閱卷結束放榜, 一律不許外出、不許接見考務以外任何閒雜人等。
出題也不是個好差事。
學生雖只做21道,但考官要出的題面, 含五經各經在內,卻是整整37道。
題目既要保質,又要保量,還得注意避重。
但凡學問差些的主考,當年學的早已還給當年。
臨出題時莫不撓頭又抓腚,不亞於隔夜的冷鴨子回爐重烤。
煎熬著嘞!
為了有效防止洩題,考題還得現烤現賣。
須在鎖院後,由主考官按照考試場次,分三次擬定,題目也不是他一人金口玉言,還須與副主及各同考官們一道,開個會碰個頭商定。
有道是考前集體決策,出事大家背鍋。
當然,也不排除個別考官,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愣是把集體決策做成個人負責。
比如柳巍。
據小道訊息,這位主試時,考題大多由智囊團提前備好。
他酒不多時還能記誦謄錄一番,酒如是高了,就脫鞋褪襪從腳底板抽出紙條子,遞給副主考,“喏,把……把他們叫過來,咱們開個會……”
副主大多年輕,才上岸沒多久。
要麼是六七品翰林官,要麼是同等級的六科給事中、六部主事。
官大一級壓死人。
小年輕無法,只得捧著有味道的題目,喊比他更不如的州府教官、府縣推官等數個同考,一起開個“形式主義”的短會。
至於主考洩不洩題,徇不徇私,皇帝都不問,他們操許多心作甚?
“所以,這就是神宗自以為滴水不漏的科場。”
實則全是窟窿。
顧勞斯分析完,瞟了一眼他悶悶不樂的大侄子,“是不是自欺欺人得可愛?”
大侄子默不作聲。
——還在為顧悄提前猜到主考是柳巍,並可恥進行押題的行為生著悶氣。
顧勞斯嘆了口氣。
歷來只有作弊不成傷心難過的,還沒見過一言以弊之、耿耿於懷硬要對號入座的。
“這人啊,道德有那麼一點就行,千萬不能過剩。”
黃五寫著卷、摸著魚,不忘抽空感嘆,“營養過剩會胖,道德過剩會喪。”
顧影朝:……
“有人的地方就有後門,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公正。”原疏開竅了,竟也勸道,“子初兄你又何必非去較這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