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3/4頁)

,代代都不免有這種情形。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得法之後,明心見性了,還在獵人隊裡躲藏十五年。為什麼?嫉妒、障礙。所以‘善人在俗’,有些一生遇不到機緣,只好“獨善其身”。如果要教善人能“兼善天下”,我們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一定要幫助他。

且豪傑錚錚。不甚修形跡。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其功德最宏。

‘錚錚’,就是響亮的意思。‘豪傑’,是指他的聰明、智慧、才幹超過別人。

在地方上大家都知道他,我們現代人講的“知名度”很高——這些人有專長、有才幹。但他生活馬虎、隨便,不太講求,不拘小節,有時就容易得罪人。我們也要知道,學佛,對佛一定要恭敬,對三寶要恭敬;但是有一些小節也不要過分的重視,太重視會影響你的修行。恭敬心是應當有,但是看到別人無禮,我們也不要掛在心上,修行要抓到真正的綱領;真正的綱領是“心淨則土淨”,二六時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都不重要!

年紀大、體力衰,誦經就不一定要跪著,不需要拘執形式;求心裡與阿彌陀佛不相舍離,才是重要!喜歡怎麼念就怎麼念,喜歡跪著、坐著、捧著經走著念都可以,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功夫不間斷。可以躺著聽(放錄音帶)——體力不夠,躺在床上安安靜靜的聽。躺在床上聽唸佛、聽唸經,功德都是相等的。躺著不可以出聲念,會傷氣、傷身體。

大乘佛法是開放的,的確是自由自在,沒有拘束的。所有一切規矩儀式,是做什麼用呢?是唱戲表演做給別人看的——身教,啟發別人的恭敬心,啟發別人的道念,為大眾作一個好樣子,用意在此。

小乘著重在形式上,大乘人往往就沒有拘束了。大乘佛法論“心”不論事,小乘法是論“事”不論心。英雄豪傑他們不拘小節,往往容易得罪人,容易招惹是非,所以‘善事常易敗’好事多磨;好人常常容易遭受人的毀謗,遭受別人的指責,在這時候,仁人長者,有智慧、有福德的人,應當幫助他,排除他的困難,使他將來在社會上有成就,這個功德是最大的。因為不只是他個人的成就,是他替社會、替國家造福,為一切眾生造福,這個功德就大了!

由此可知,如果在佛門裡面,我們能夠培養一位法師,功德之大,很多人不曉得。以為修個廟,出多少錢,做多少好事的功德最大。其實那個大是有限的,不見得是真正大,有些是善心卻做了惡事;唯有培養人才,這個功德才是真大!唯有人才才能續佛慧命,使佛法綿延不絕。

佛法的人才最為困難!他的志一定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的心清淨平等、大公無私——這是佛門的人才必須具備的條件。如果發現有這樣的人才,我們要盡心盡力去扶助他。他將來成就了,所度化的眾生,對於佛教所有一切貢獻,幫助他的人功德和他一樣大。

我們這一代弘法的人才為什麼這麼少?當然發心大小、品質都有問題。真正發道心的人不多,外緣又不好。特別是在家的二眾弟子都捧老和尚,錦上添花!初學的人出來講經都不來聽,學生的信心完全失掉了;還是去學敲打唱唸,做佛事趕經懺吧!這是我們在家弟子在外緣上沒有盡到責任。所以今天凡是年輕人發心出來講經——講得純正,我們要聽;講得不純正,我們不聽。讓他自己去反省、去改正,改好我們再去聽,鼓勵他弘揚正法。這樣才能獎勵年輕人,鼓勵他們發道心,給他環境來培養他,這個功德無量無邊,這是真正的續佛慧命。

何謂勸人為善。生為人類。孰無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沒溺。凡與人相處。當方便提撕。開其迷惑。譬猶長夜大夢。而令之一覺。譬猶久陷煩惱。而拔之清涼。為惠最溥。

人沒有不向善的;再惡的人,他口裡也說要修善、要行善。

最新小說: 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 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 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 超氣人影帝不為人知的那些年 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 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 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 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家有邪神初長成 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 籃球夢之揮手之間 全息網遊:擁有神器後我職業全能 賽馬娘:走向世界的光 雙對比:海王小智,全世界麻了! 我的番茄日常 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 全球遊戲,變成Boss虐瘋玩家 世界第一天才 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 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