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5頁)

常常有一些經商的同修來找我說:“五戒裡的不妄語他們不能持;因為做生意天天打妄語,希望把別人荷包裡的錢,騙到自己的荷包裡來,不打妄語怎麼做生意?”我說:“真正行菩薩道,未嘗不可以。”現代的人,你勸他行善,他不肯;騙他,他肯。問題在那裡?在我們自己是不是菩薩心。如果用這種手段(當然這是一種非常手段),把他的錢財騙來了,替他做好事,你是行菩薩道;如果把他的錢騙來自己貪圖享受,就是惡了。凡夫不知道做好事,不知道行善,我們替他修善、替他修福,這是好事。所以單單看表面,確實善惡難分。善惡在心地——積大善、建大功都要從心地上去修。尤其是大菩薩,外表上不露痕跡,不注重小節,純粹是利人濟世,所以他的觀點,確實跟普通人不一樣。

何謂端曲。今人見謹願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

‘端’,是端莊正直,‘曲’,是委曲婉轉。‘今人見謹願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見到唯命是從的、恭恭敬敬順從的——這個人是好人。現在一般在位有權的人,想用人,都喜歡用這種人。為什麼?他聽話,叫他怎樣,他就怎樣;認為這是好人,喜歡用這種人。所謂願意用“奴才”,奴才聽話,一天到晚對你很恭敬,侍候你舒舒服服的。

聖人則寧取狂狷。至於謹願之士。雖一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聖人相反。

大聖大賢他們用人,不用鄉愿、謹願。鄉愿之士,是一般人講的好人。聖賢用人才,人才倔強、傲慢,有時候無禮。為什麼?他有一技之長,值得驕傲,有時候不一定能順你的意思;可是這樣的人能幹、能辦事。那個老好人(人是好人),不能辦事,墨守成規,不能自動自發做事情。所以聖賢人‘寧取狂狷’,狂狷之人勇於進取,不拘小節。

‘至於謹願之士,雖一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這種好人往往不明事理、不辨是非,所以是‘德之賊’。‘德’是風俗道德,往往都被他們不知不覺當中破壞了。

‘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聖人相反’,大聖大賢的善惡標準跟世人的善惡標準不一樣;即使在佛門中,大乘的善惡標準跟小乘的就不一樣。小乘著重在事相上,所以小乘人守戒守得很嚴格,一點都不敢犯;大乘人你看他好像是不拘小節(小乘人看不起大乘人)。大乘戒在心地,小乘戒在事相。

前面講的三種改過之法,小乘從事上改;大乘從心上改,不一樣。所以小乘就是‘謹願之士’,大乘是‘狂狷之人’,成就也不相同。譬如說大乘好像是不持戒,其實不然——他心地清淨平等,人家往生的瑞相,站著走、坐著走、不生病,這就能看到結果。中國曆代大乘修學,明心見性、了生死、出三界確實不少!諸位在《高僧傳》、《神僧傳》、《居士傳》、《善女人傳》都能看到。《善女人傳》是專記在家女居士修行成就的。所以小乘不瞭解大乘,就是因為是、非、善、惡的標準不相同。

推此一端。種種取捨。無有不謬。天地鬼神之福善禍淫。皆與聖人同是非。而不與世俗同取捨。

這是真善、假善,我們很清楚就能辨別。天地鬼神與聖人的標準相同,而不與世俗的標準相同。為什麼?因為天地鬼神與聖人的用心見解是一樣的。

凡欲積善。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

我們真正要發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發心度自己,首先‘不可徇耳目’,就是決定不可貪戀五欲六塵,一定要看淡。五欲六塵看不淡,你的自私自利斷不了!自私自利的意識是惡業的根源,由惡根所做的一切善,善也變成惡了。這就是為什麼世間人講

最新小說: 原神之玄水武裝 誰教你這麼寫小說的 關於我成為鳴人他哥這件事 震驚!我設計的遊戲,降臨現實了 迴歸阿拉德當大佬 艾澤拉斯遇上坎特伯雷 原神:前世曝光女主都來追我啦! 航海求生:我的船是一座島 網遊開局SSS級天賦 屠龍:王謝之交 偶像活動之星的傳奇 寒冬開局:不擇手段的活下去 小巷人家,臥龍鳳雛的龍鳳胎寶寶 徵辰之路 是的,我在無限遊戲中風生水起 奧特:新生代社死計劃 崩壞,在崩壞的世界裡成為奧特曼 遊戲之逆襲萌妹 傳奇之我隊打怪PK掉落超極品 還珠格格之香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