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場面,十分的震撼!
也十分的有感染力!
眾人抬著城隍爺和他的隨從回到神廟裡之後,沒有直接請他們入坐。
而是抬著神只的轎子,圍站在一起,等候遊神的最後一個儀式——擲筊杯。
擲筊杯,是在問神只今天是否開心,願意回去否?
如果神說願意回去了,會有專門的人把神像從聖駕上請回神位。
如果神說不願意,那就說明他還想在人間逛一逛,也就是說,得再出去遊一圈回來!
據說省城那邊的遊神,有一位世子好在人間遊玩,經常連問一天都不願意回去,
愣是把抬聖駕轎子的幾個年輕人,累的舌頭都伸了出來。
說起來,很玄學的樣子。
(有沒有神在於人的心中,文章所展示的是地方民俗風情,不是宣揚迷信,一定要區分清楚!)
廟裡廟外,此時擠滿了人群,大家都在安靜的等待著。
此時一個穿著墨紅色長衫、兩鬢斑白的老人,顫巍巍的走了出來。
很明顯,這位老者是雙溪公社內,還能動的人裡面,輩分最高的。
隨著他的出現,護送神只的眾人立馬讓開了一條道路,把廟中間的一塊給讓了出來。
老者手持兩塊由實木打造的巨大的聖盃,跪在神位前的蒲團上。
整個神廟裡外,此時大家更安靜了,全都一臉虔誠的屏住呼吸,靜靜的看著老者禱告。
整個場面安靜得落針可聞。
老者鄭重又虔誠的朝著神像拜了三拜,嘴裡唸唸有詞:
天地清靈、日月光明、天地運轉、吉星高照,香菸沉沉、法通三界,神通廣大、無感不通!
城隍老爺在上,戌狗年雙溪信徒誠心敬奉神上,祈求城隍老爺保佑天下太平,世人身體康健!
城隍老爺若接受我等的祈願,請賜聖盃!
說完這些話,老者把兩個筊杯往半空中一扔。
隨著一聲清脆的“dou~”落地聲,眾人定睛一看,兩個茭杯一正一反落於地上!
眾人歡呼,是聖盃!
聖盃,意味著城隍老爺接受了大家的供奉;
聖盃,意味著城隍老爺同意保佑大家;
聖盃,也意味著城隍老爺今天很開心,願意回去!
立馬有專門的人,雙手洗淨,將聖駕上的神像,歸位到神龕上。
……
胡建每個地方遊神的規矩大同小異,習俗之間略有不同。
但是這個扔茭杯都是一樣的,兩個茭杯一正一反為聖盃,意思就是神只同意了的意思。
兩個正,就是神只覺得今天有點意猶未盡,但是這事還可以商量一下,你重新再扔一次的意思。
兩個反,那不好意思,本神還沒玩開心,你們再來一次!
(去廟裡祈福也是,你許願連續幾次都是反茭,那你就要想想,自己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了。)
神只享受了香火歸位了,凡人自然也要開始吃飯了。
雙溪公社共計1200餘戶人家,主要姓氏有陸、陳、張、李、王幾大家。
這1200多戶,也幾乎全都是姓這些姓氏,很少有外姓。
自然而然,每一年的遊神活動,都由這幾大家族的人輪流為頭。
為頭,類似請客裡做東的意思。
每年由60戶人家一起為頭,大概20年輪流一次。
為頭人主要工作,就是準備好本次遊神的所有工作,
比如給信眾提供香火、給神像擦拭金身、做餈粑、負責遊神當日的伙食等等……
香火、食物等這些東西,面向來遊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