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眾,全部都是免費的。
所以也必須要有這麼多戶人共同為頭,不然單獨一戶,誰也支撐不起這麼大的工作量以及資金。
雖然說這時候的人都不富裕,這樣一次遊神需要花費不少錢,但是輪到誰家為頭了,誰家都會特別高興。
絶対沒有一家會推脫!
每戶人,都會早早的做好安排,儘可能的在遊神那天,給大家做一些豐盛的食物。
其中,糯米餈粑是必不可少的。
做糯米餈耙是個複雜的過程,這裡就不多做敘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做餈耙的時候,都是有大事!
鄭江南和張超臉皮很厚,自然而然的隨著大眾,坐在擺在廟裡的飯桌上,大快朵頤。
從鄭江南這個角度放眼望去,廟裡廟外有一百多桌一千多人同時用餐,蔚為壯觀。
(注:以前條件不好,一般是一戶人家來一個,再加上為頭的全家人,現在條件好了,如果有這節日,都是通家來的!)
當然,這個吃飯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吃飯,和辦酒席的檔次沒得比。
畢竟哪怕一家只來一個人,這也是絕對的大場面,如果按照辦喜酒的檔次來上菜,那誰也辦不起。
畢竟,這個可絶対沒有份子錢。
飯桌上的菜,都是農家常見的一些東西,大多都是當年為頭人自己家種的。
比如豆角、茄子、菌子幹、泥鰍地瓜粉湯、老酒燉黃鱔等。
菜雖然不精緻,但是大家都吃的特別開心。
酒也有,是供銷社裡最便宜的散白,一塊錢一斤。
鄭江南和張超都沒喝酒,不是因為嫌棄酒不好,而是一會還要騎車。
為頭的60戶人家,婦女都在廚房裡忙碌,而男丁則負責上菜傳菜。
其中會喝酒的幾個人,被派做代表,挨桌敬過去。
輪到鄭江南他們這桌的時候,來敬酒的人當中,
一位看上去頗為德高望重的老者開口問道:“我看兩位面生的很,是哪家的娃呀?”
鄭江南站了起來,坦然道:“大伯,我們倆都不是雙溪的,
我是從和政縣來的,這位兄弟是古夏縣城來的,我們聽聞雙溪城隍老爺很靈,所以特意前來湊熱鬧!”
胡建人民很熱情,在這種場合下,絕對不會認為鄭江南和張超是來蹭吃蹭喝的。
相反,聽到倆人竟然是衝著他們城隍老爺很靈來的,老者和周圍的人,頓時都無比的開心!
邊上更有人高呼:“哇哈,連和政那邊都來人給城隍老爺做熱鬧了,城隍老爺威靈!”
“城隍老爺威靈……”
(過不了幾天,我們又要開始咚咚咚了,歡迎大家來做客,祝大家來年一帆風順!)
:()重生回到1982開局撿了一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