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領取?”
孫承宗向滿桂一指,道:“請滿總兵派後勤官去領取,沒有這個雪橇車,大軍在關外寸步難行啊。”
又對平安道:“內操軍也有,請方公公派人去領取。”
平安很好奇,要去看看這個“雪橇車”是什麼樣子,又是如何運兵的,畢自肅只好親自為他帶路。
方正化領著一隊護衛,全副武裝地跟在左右,滿桂不放心,也跟了出去。
“倉庫人多眼雜,”畢自肅道,“還請陛下到校場,臣讓人在那裡為陛下演示。”
平安從善如流,帶著人去了校場。
不一會,只見一匹馬兒,拉著一駕大車前來,大車上,載著糧食、草束、槍支彈藥,還有十個士兵!
平安驚訝地發現,那馬車,居然沒有輪子,只有兩根長長的木方,支撐在車箱下,前後兩端翹起,在冰雪地面,飛快地滑行。
大車在平安面前停下,車上的軍士,齊齊跳下車,跪在地上行禮,平安忙讓他們起來,他對畢自肅道:“冰雪地太冷,以後將士們見朕,只行抱拳禮!”
十幾人起身,雙手抱拳行禮:“謝陛下!”
禮畢,平安好奇地上前檢視那兩根粗大的木方:“這是何物?”
畢自肅解釋道:“回陛下,這工部前兩年,為遼東軍打造的雪橇車,專門用於冰雪地裡行走,比四輪馬車快。”
“車上載貨幾何?”平安指著車上裝著的貨品問,如果是四個輪子的大馬車,可以載重兩千斤,這輛車的載重,明顯不止,單是那十個士兵,體重加起來,足足有一千二三,還裝了那麼多的貨物。
“回陛下,足有三千多斤……”畢自肅拱手道。
滿桂在遼東待過,他感嘆道:“兩根木條,竟能拉動這麼多貨,有了這雪橇車,大軍再也不怕糧草供應不上了。”
畢自肅吩咐士兵,將車上的貨物缷下來,他解釋道:“其實不止兩根木條,在木條上面,還安裝著一架平板車箱,貨物就堆在平板車箱上……”
果然,貨物缷下後,露出了底部的車箱,只用幾十根木條,並排釘在一起,十分簡陋,這樣的車子,在山野裡砍幾棵樹也能製作,十分方便。
“大禹治水,在泥地裡使用木橇,”平安對滿桂道,“這雪橇,就是由大禹的木橇演化而來的吧?還真是巧思!”
滿桂再是武將,他也知道上古時期的堯舜禹三帝,想想陛下說的有道理,又感慨道:“陛下真是博學廣聞,一下子就看出這雪橇車的來歷。”
畢自嚴暗想:“雖然是大禹時期傳下來的,但直到兩年前,工部才制定了雪橇車的標準尺寸,發到遼東來製作,以前怎麼無人想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