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的轉彎極為方便,哪怕是在太行山擰得最麻花狀的山道上行駛,也能比較靈活地讓車輛轉彎,眾工匠們心下不由大為歎服。
而最具巧思的,還是車廂右側的那塊擋板,這塊看上去平平無奇、均勻分佈著小孔的厚木擋板。絕不似表面所看到的那樣簡單。其實比起轉向車輪來。這才是最費心思的設計。這塊擋板的巧妙之處,就在於擋板兩則那四杆用精鋼打製的承軸式摺疊活動支架。有了四杆承軸式摺疊活動支架,厚木擋板可以全方位移動,遮擋在車輛的任何一個位置。而不僅僅侷限於一隅。
嗯。這就是狄烈根據記憶資料。再加上後世一些機械元素,弄出來的一個大雜燴戰車。而它的原型,就是——偏廂車。
偏廂車出現在明朝。因威繼光任薊鎮總兵官時,以火器加偏廂車的戰術,屢屢大敗寇邊的蒙古韃子而聲名大燥。在這之後,又有俞大猷的正廂車、孫承宗戰車營,這使得明朝的火器戰車組合,對後世影響很大。
狄烈知道偏廂車,也知道火槍配合戰車使用,威力與戰果可不止上升一個臺階那麼簡單,那是一種足以改變戰爭模式的戰略級戰術。以前之所以沒弄出來,那是因為韜光養晦,收斂鋒芒,一直窩在太行這山溝裡。這樣的山地地形,並不適宜使用戰車,遠不如使用步兵更靈活有效。而現在不同了,他的目光已投向了太行山外,那表裡山河,或許會有戰車大放光彩的一刻……
狄烈雖然知道偏廂車,但沒見過實物,只將在網路上見過的一些、也不知靠不靠譜的簡易圖形,憑記憶描繪出來,將這半點談不上專業的粗糙構圖交給工匠們後,狄烈就當甩手掌櫃了。至於怎麼樣將這簡單的二維圖象,變成實實在在的三維實物,那就是這些大匠們考慮的事了。這就如同後世那些電子產品的公司老總一樣,我只給出一個點子及方向,還有預期效果,至於如何把構想變為產品,這就是你們技術人員的事了,你還能指望老總親自挽袖上陣?
好在偏廂車技術並不算超時代,說白了,如果在宋朝就出現如明朝軍隊那樣大量裝備火槍的情況,象偏廂車這樣沒什麼技術難度的車輛早就造出來了。畢竟在整個中國歷史的科技發展史上,宋朝可謂是最輝煌鼎盛的時刻,所謂的四大發明,就有三種出現在宋朝,由此可見一斑。單純就科技而言,明朝與宋朝相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狄烈手中有著這個時代最好的技術人員,又制定了良好的工作競爭機制,再加上他偶爾冒出的一些超時代的好創意,複製或者說是提前造出偏廂車,毫無懸念。不過,嚴格說來,這糅合了古今理念的而形成的實物戰車,已經不是單純的偏廂車了。
首先體現在車輪上,偏廂車基本上是兩輪的,兩輪車在畜力牽引下,行軍沒有什麼問題,但停止作戰就挺麻煩。得要先將牲畜趕到一邊,以免受驚影響作戰,然後為了保證車輛的平衡,還得在車輛前後部支木架。這種在作戰時出現的大量無用功,對特種兵出身、非常講究作戰效率的狄烈而言,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必須讓車輛保持自然平衡。
最初狄烈的想法是弄出四輪馬車(中國古代很少有四輪馬車,不過北宋恰好就有,在《清明上河圖》裡邊,出現過不少四輪車,但無前輪轉向結構),不過四輪馬車倒是平衡了,但轉向上又出問題。這個時代四輪馬車的製造工藝,都是將輪子固定在車廂兩側,根本無法轉向。這樣的結果,就是在轉彎時要兜一個很大的圈子,這對未來戰場的場地面積要求很高,如果是在山谷裡,怕是要用人力來抬動轉向了,這顯然是不可行的。於是狄烈才想到用三輪車來代替兩輪及四輪。
再一個,就是車體上的擋板。偏廂車之所以叫偏廂車,就是因為擋板的位置處在車體一側。或左或右,是為偏廂。而另一位抗倭名將俞大猷所使用的之所以叫正廂車,則是因為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