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祐他們,使拘留者看到上天的保祐而知道他們是聖人,釋放並尊重、厚待他們。有人說:“拘留三聖人的人沒有與他們立誓,三個聖人的心裡就沒有產生求天保祐的願望,所以保祐三聖的吉祥物就無從出現。上天保祐人,就像拿器物借給人一樣,別人不來求取,就不給他。”我的回答是:燕太子丹希望上天降吉祥的時候,那裡會開口說話呢?只是心裡希望罷了。然而成湯被關在夏臺,周文王被囚在姜裡的時候,心裡也希望被釋放;孔子被困在陳國、蔡國,心裡是多麼希望有飯吃。上天為什麼不使夏臺、羑里的門閂和鎖毀壞,讓成湯、文王走出來;降穀子在陳國和蔡國,讓孔子吃飽呢?太史公說:“世人稱讚燕太子丹能使天降谷,馬生角,大都是假話。”太史公是記載漢代真實情況的人,卻說是“假話”,可見上面的說法近似不真實了。
【原文】
19·7傳書言:“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1),城為之崩(2)。”此言杞梁從軍不還,其妻痛之,向城而哭,至誠悲痛,精氣動城,故城為之崩也。夫言向城而哭者,實也;城為之崩者(3),虛也。夫人哭悲莫過雍門子(4)。雍門子哭對孟嘗君,孟嘗君為之於邑(5)。蓋哭之精誠,故對向之者悽愴感慟也(6)。夫雍門子能動孟嘗之心,不能感孟嘗衣者,衣不知惻怛(7),不以人心相關通也。今城,土也。土猶衣也,無心腹之藏(8),安能為悲哭感慟而崩?使至誠之聲能動城土,則其對林木哭(9),能折草破木乎?向水火而泣,能湧水滅火乎?夫草木水火與土無異,然妃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或時城適自崩,杞梁妻適哭。下世好虛,不原其實。故崩城之名,至今不滅。
【註釋】
(1)杞(q!起)梁(?~公元前550年):杞一作芑。名殖(一作植),春秋時齊國大夫。杞梁氏之妻:即孟姜。姓姜,字孟。
(2)城為之崩:齊莊公四年(公元前550年)杞梁隨莊公攻莒(j(舉),被俘而死。孟姜到郊外迎喪,莊公使人往郊弔唁,她認為違禮,莊公於是親自往吊其家。《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並無哭城之說。至西漢始傳說她哭夫十天,城崩塌,投淄水死。後人更附會把杞梁說成是秦朝人,稱“範杞良”,並編成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事參見《列女傳·貞順》、《說苑·善說》。
(3)根據文意,疑“城”前奪一“言”字。“言城為之崩者,虛也。”與上文相對為文,可證。
(4)雍門子:姓雍門,名周。戰國時齊國人。劉向《說苑·善說》記載他善鼓琴。此說他以善哭著稱。
(5)於(w&烏):同“嗚”。於邑:嗚咽。形容悲哀抽噎的樣子。以上事參見《淮南子·覽冥訓》。
(6)悽愴(chu4ng創):悲傷。感慟(t^ng痛):極度悲哀。
(7)惻怛(c8d2測達):悲憂。
(8)藏:同“髒”,五臟。
(9)林:疑“草(艸)”形近而誤。下文“折草破木”承此為文,可證。又下文雲“向水火而泣”,故疑“哭”前奪一“而”字。
【譯文】
傳書上說:“杞梁的妻子對著城痛哭,城為此崩塌。”這是說杞梁隨軍打仗沒有回來,他的妻子很悲哀,對著城痛哭,至誠的悲痛,精氣感動了城,所以城牆為此崩塌。說杞梁妻子對著城痛哭,是事實;但說城為此而崩塌,是假的。人們哭聲的悲哀沒有超過雍門子的。雍門子向孟嘗君哭訴,孟嘗君也為此抽泣,大概哭得真誠,所以面對他的人也感到悽慘悲痛。雍門子能感動孟嘗君的心,但不能感動孟嘗君的衣服,因為衣服不知道憂傷,不與人的心相貫通。如今的城是土的。土就同衣服一樣,沒有五臟,怎麼會為悲哀的哭聲悲痛而崩塌呢?假使至誠的哭聲能感動城的泥土,那她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