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竟然是京中的左僕射大人!
他記得他與這位左僕射並無太多交集啊……
楊晃確定密信未曾損壞後便謝過士兵,等士兵們打馬返回後才掐碎蠟封,露出裡面的竹筒,竹筒裡裝著紙條。
紙條上是豐筋多力的字,幾個字的內容看得他是心裡一梗。
這一趟權當做一回力夫了。
他喚來兩個護衛,讓他們聯絡圖彭的人,去山單尋一尋這位左僕射大人的千金。
夜深了,李二郎家裡的院子重歸寂靜,李瑜睡在後院的雜物房,勞累了一天,他早已睏倦得沉沉睡去。
第二天雞鳴第二遍,李瑜與李家人就已準備齊全,留下李四郎在家看小糰子和院子裡晾曬的穀物,要是發現天色不對,他們就得趕回來搶收。
這日,李二郎他們只忙活了半日,便讓家裡的女眷提前回來。因為明天就是秋夕,仲秋時節,家家戶戶都會提前準備糕點飯食拜月。
經過提醒,紀清越才後知後覺。
中秋節到了。
如今的中秋似乎還未被賦予團圓的含義,這裡的人崇拜月神,即使經過他的科普,月球是日食的“始作俑者”,李阿孃她們反而對月亮更加崇拜了。
這麼偉大的月亮,世間絕無僅有。
午後,男人們還在地裡,李阿孃她們動作利索地在院子裡張羅著做月餅。
擀麵、做餡、燒爐,烤制。
沒過多久,月餅的香味從爐中飄散開來到,佔據了整個院子。
小孩吵鬧著要吃月餅,李阿孃只得給拿起一個,從中間掰開,兩個小孩一人一半。
於是李四郎與小糰子興奮地捧著剛出爐的月餅四處跑。月餅太燙了,小孩們左手換右手,吭哧吭哧地咬邊邊的酥皮。
李四郎吃著月餅,還不忘給紀清越也拿一個。
沒有團圓的含義,月餅自然不盡是圓的。紀清越接過月餅一瞧,這時的月餅做的雖不如現代精緻與多樣,可其中包含感情並不比現代輕,裡邊全是對月亮的無盡崇拜。
紀清越咬了一口菱花形的麵餅,裡邊包著油酥堅果與飴糖,伴著剛出爐的熱氣中的香味。
香,酥,甜,脆。
酥皮與油餡混合在一起,在嘴中爆出甜膩的香味,許久沒有吃到甜食的紀清越很快就將巴掌大的月餅吃光了。
甜食果然能療愈心情,團圓的節日他不可能與家人團圓,這點失落的情緒在吃完月餅後,很快被暫時壓下去。
李四郎與團郎在書房裡分吃一個月餅,甜食對於他們來說難得才能嚐到一次的美食,兩個小孩嘻嘻哈哈地小聲嘀嘀咕咕,童真更能治癒人心。
自從紀清越露面後,就一直住在李二郎家裡,這事已在村子裡傳了個遍,其中不乏“慕名而來”的村民,但都被李阿孃以不方便為由拒絕了。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他從畫裡出來後不僅僅可以待在院子裡,還能到外邊四處溜達。
所以只要紀清越有時間出來,就會跟著李二郎去地裡幫忙。
可出去幾次後,紀清越漸漸發現村民對他的態度很不一般。一開始他還很不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對他客氣得過分,甚至有些畢恭畢敬,有的人還稱他為東家少爺。
這讓他感到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有些莫名其妙。
他轉頭看向李二郎,李二郎難得感到心虛,這幾天忙得忘了與紀清越說這裡邊的烏龍了,於是趕緊給紀清越解釋造成這場誤會的原因。
紀清越聽了有些哭笑不得,覺得倒也沒什麼,解釋一下就行,有沒有用還是其次,姿態要擺端正了。
值得高興的是,經過這些天的努力,他總算掌握了一點點彈棉花的技術活。這些天,只要忙完地裡的活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