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在這裡喝茶”。
梁九功看萬歲爺跟弘陽小阿哥吹牛的樣子,也是沒眼看了,明明忙得連午膳都是草草了事,到現在才有空喝茶休息,這還是那些來求見的大臣,都被他攆去了二爺那裡的情況下的,要不現在說不定都還在忙呢!
【忙完就好,那接下來就可以好好考慮一下我的建議了!】
康熙:什麼建議?是關於木薯的嗎?那朕就要洗耳恭聽了!
“汗瑪法,今天孫兒在上書房看到了哥哥們和小叔叔們的午膳,他們的午膳差不多都冷了,只有一點餘溫尚在,而且他們的午膳份量都不夠他們吃飽”!
【所以汗瑪法懂了嗎?快快改正,給孩子們吃飽,小碗小碟的,看著多,實際上呢,分量嚴重不足!】
【哥哥們和小叔叔們都學聰明瞭,現在回家都積極的給自己加餐,但又能加多少呢,而且還不利於健康,哥哥們和小叔叔們在上書房,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都要學,還要學多門語言,還要練武,練布庫的,都這麼辛苦了,汗瑪法您還不把他們的後勤管好,您忍心嗎?都是您的兒子、孫子呢!您不可憐那些伴讀,您也要可憐可憐您的親兒子、親孫子吧!】
“這不是還是溫的嗎?還有這膳食都是按照份例來的,不會虧了他們的,老祖宗傳下來的,‘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自然有其道理在”。
“而且這樣,他們還能更好的學習,要不都像你一樣,吃飽了就犯困,根本學不到多少東西,這可不好,等過兩年,你進了上書房,也是和他們一樣的”。
“上次朕看在你天天唸叨的份上,都已經為他們破例了,現在他們在上書房的日子,可比朕以前要好,他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是不是他們找你說項來了”。
康熙覺得小兒子們和孫子們就是皮癢了,這點苦都吃不了,真是一茬不如茬,保清、保成、老三和老四他們,哪個不是這樣過來的,就他們嬌氣。
【好好的,又扯我頭上幹嘛,我這個年齡難道不是吃飽就睡的年紀嗎?而且除了哥哥們和小叔叔們,誰家三歲有我厲害,現在我會的可多了,輕功雖然只學了一點皮毛,但我說我會輕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我還會游泳、爬樹、溜冰,漢語就不提了,我本來就會,除了這個,我還會一點蒙語和滿語,我還會下棋,會讀一點書,細細數來,我會的這麼多,我怎麼就沒有學到多少東西了!】
,!
【汗瑪法啊,您簡直在胡說八道,一句話,抨擊我全部的努力,還以後我進了上書房,也是一樣,不可能!今天說服不了你,我還有二伯伯呢!再怎麼樣?等我到能進上書房的年紀,以二伯伯的能力,到時候肯定大權在握,區區上書房的小事而已,手拿把掐的事!】
康熙:雖然朕說的話武斷了一些,但至於拿保成壓朕嗎?朕還沒退位,保成的登基大典也還沒有舉行,你就這樣,還想著以後,信不信,朕現在就收回傳位聖旨。
當然,國家大事不是兒戲,康熙也只是這樣想想而已。
“哥哥們和小叔叔們沒有找我說這些,是我自己想說的”。
“汗瑪法,在這裡我要好好給您說一下‘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是怎麼理解的”。
“好好,你說,朕聽著呢”!
康熙品著茶,一副朕聽你的詭辯的模樣,弘陽都被他這樣的態度氣到了!
【要好好說,要講道理,汗瑪法只是被洗腦過頭了!不能怪汗瑪法。】
康熙:朕怎麼就被洗腦了,別以為朕不懂洗腦是什麼意思,今天朕倒要看看你怎麼說。
“‘三分飢’並不是不讓小兒吃飽,而是不要讓小兒吃得過飽,‘三分寒’,也並不是讓小兒去受涼,而是根據氣候變化,隨時給小兒增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