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是要隨時變的,小兒也不可能永遠是小兒,人家每天都是在長大的,不能每次都用人家脾胃弱,怕積食,怕麻煩,就不給人家吃飽吧!萬一有例外,人家天生脾胃好呢,比如我,我可能吃了,幾乎沒有發生過積食,偶爾吃撐了,喝點消食飲子,揉揉小肚子,散散步,就好了,由此可見‘吃飽’與‘吃撐’之間,掌握好這個度,就行”!
“汗瑪法,您孩子多,這些應該比我懂,還有您再想想您小的時候,在上書房過的日子,挨餓受凍的”。
“汗瑪法您以前受苦了,但您受過的苦,怎麼還讓您的兒子們、孫子們再受一遍呢”!
“您說的保持‘三分飢與餓’,能讓哥哥們和小叔叔們更好的學習,我承認有一點點道理,按照您的理解,至少這樣他們不容易在上課打瞌睡,畢竟吃不飽,穿不暖的,也不容易睡著”。
“吃飽穿暖了確實容易犯困,但休息好,不是更精力充沛嗎?至於在那挨餓受凍的磨鍊意志嗎?還有說到這個我還有話說了呢,您讓哥哥們和小叔叔們每天天不亮就早早的到上書房報到,也太苛刻了吧!人家農民伯伯種地都還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呢,怎麼我哥哥們和小叔叔們在作息上,連農民伯伯都比不如”?
“以上種種,您好好想想,是不是您的不是,就這您還扯我吃飽了就犯困,根本學不到多少東西,汗瑪法,我學到的東西可多了!您就是要求太高了,您厲害,就要求我也厲害”。
【那您厲害到能當皇帝,我們怎麼就沒有當皇帝呢!“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是很有道理,但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來,我阿瑪和大伯、二伯、三伯、四伯、五伯、七伯、九叔叔……】
【他們都能當皇帝,大清不成,海外諸國肯定成,佔座小島稱王稱霸,當皇帝,都是灑灑水的事,只是被您拘在京城,他們又不瞭解這些,眼界侷限在大清,都只能苟著,要不我乾爹——十叔叔,都能憑出身、憑實力幹出一番事業來!】
【手上這麼多王牌,汗瑪法您不打出去,留著消磨殆盡嗎?】
【不行,有點歪樓了,現在汗瑪法已經做出改變了,不能再逮著汗瑪法吐糟了,得拉回我的思緒,唉,我這思維太跳脫了,不得行!】
【總之,人各有志,各有所長,一樣米養百樣人,比如我阿瑪擅長外交方面,我九叔叔就擅長經商方面,還喜歡新事物,對發明製造還頗有心得,換您來,您在這些方面說不定還不如我阿瑪和九叔叔呢!】
【所以我都沒有要求您跟我的阿瑪、叔伯們,一樣厲害,您就不要要求我跟您一樣厲害了!】
“汗瑪法,您有在聽我講話嗎”?
“當然在聽了,這不是聽你講了那麼多,話糙理不糙的,汗瑪法正反思呢”!被小乖孫搖著問話,康熙知道小乖孫要說的話說完了,於是,放下手上一直摩挲的茶杯,才回答小乖孫。
小乖孫說事情容易跑偏,一會一個想法的,想到什麼說什麼,他都習慣了,反正他理解小乖孫的意思就成,也不打斷小乖孫的話,小乖孫能跟他坦誠地說這麼多話,還是為了他的哥哥們和小叔叔們,忽略那些大逆不道的心聲,只聽小乖孫說出來的那些話,再模糊個別詞彙,康熙還是很喜歡的!
只是他一直覺得小乖孫對他是有點意見的,現在小乖孫說話,都學會陰陽怪氣他,心裡還會控制不住的吐槽他,所以他的這個想法更確定了。
除了小乖孫主動表現出來的和心聲傳達出來的原因之外,應該還有他沒有探到的,但他大概能猜到肯定跟他的兒子們或女兒們有關,其中跟老八有關的可能性更大,畢竟老八是小乖孫的親阿瑪。
,!
“那汗瑪法,您反思的怎麼樣啊”!
【快快說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