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遲。到一定時候,中氣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個中氣移到另一個月的月初,這樣中間這個月就沒有中氣,而只剩一個節氣了。
上面講過,古人在編制農曆時,以十二個中氣作為十二個月的標誌,即雨水是正月的標誌,春分是二月的標誌,穀雨是三月的標誌……把沒有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就使得歷月名稱與中氣一一對應起來,從而保持了原有中氣的標誌。
從十九年七閏來說,在十九個迴歸年中有228個節氣和228箇中氣,而農曆十九年有235個朔望月,顯然有七個月沒有節氣和七個月沒有中氣,這樣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月,也就很自然了。
農曆月的大小很不規則,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歷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節氣和中氣,在農曆裡的分佈日期很不穩定,而且日期變動的範圍很大。這樣看來,農曆似乎顯得十分複雜。其實。農曆還是有一定迴圈規律的:由於十九個迴歸年的日數與十九個農曆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就使農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農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陽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節氣和中氣日期大體上是重複的,個別的相差一、兩天。相隔十九年閏月的月份重複或者相差一個月。
干支紀法
干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於樹幹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干,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天干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六十甲子。
我國古人用這六十對干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週而復始,不斷迴圈,這就是干支紀法。
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佔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這只是一個傳說,干支到底是誰最先創立的,現在還沒有證實,不過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說明早在殷代已經使用干支紀法了。
陰曆摺疊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而在天文學中認為夏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定的歷法,叫“太陽曆”,簡稱“陽曆”;月亮為“太陰”,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定的歷法,稱為“太陰曆”,簡稱“陰曆”。
依據
陰曆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執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週,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餘,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週,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未完待續)
第222章 陰陽曆 中
中國曆法摺疊
因朔望月較之迴歸年易於觀測,遠古的歷法幾乎都是陰曆。因為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個陰曆月只有約三百五十四天,所以古人以增置閏月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