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到涇水北岸。侵擾甚劇。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獫狁,率軍反攻到太原而返。駐防今平遙城一帶。據清光緒八年《平遙縣誌》載:“周宣王時,平遙舊城狹小。大將尹吉甫北伐獫狁曾駐兵於此。筑西北兩面,俱低。”又載:“受命北伐獫狁,次師於此,增城築臺,教士講武,以御戎寇,遂歿於斯。”曾作《詩經。大雅。烝民》、《大雅。江漢》等。
創作背景摺疊
相傳中國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說:‘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詩經
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治鎬。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殖五穀。‘(《史記。貨殖列傳》)あ。由此可知。周代已是一個農業社會。這裡所講的虞夏之貢雖不可信,但周代的祖居之地宜於農業卻是實情。這從‘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來看,周族確是靠著農業而興盛發展起來的。《豳風。七月》則完整地敘述出一年之中的農事活動與當時社會的等級壓迫關係。另外,在《詩經》中的《南山》、《楚茨》、《大田》、《豐年》、《良耜》以及《周書》內的《金滕》、《梓材》、《康誥》、《洛誥》、《無逸》等篇中,都有農事的記載。
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徵。宗教信仰與社會政治融為一體。這就是《詩經》中為什麼會有許多祭祀性頌詩與雅詩的社會基礎。宰我曾問孔子何謂鬼神,孔子回答說:‘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並且進一步解釋:‘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聖人以是為未足也,築為官室。設為宗祧,以別親疏遠邇,教民返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眾之服自此,故聽且速也。‘(《禮記。祭義篇》)以此瞭解《詩經》中的頌詩、雅詩,便可以得其要領。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稱刑措不用者四十年,這時可稱為周代的黃金時期。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併,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文學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社會歷史特徵。我們研究《詩經》,首先要注意產生《詩經》的歷史社會基礎。
成書過程摺疊
關於《詩經》的集結歷代說法眾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王官采詩說詩經
最早的記載出現於《左傳》。《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採歌謠,以觀民風。”
另外在《漢書。食貨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戶而知天下。”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閒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彙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瞭解民情。當時的采詩官被稱為“行人”(見於《左傳》)。
劉歆《與揚雄書》亦稱:“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
公卿獻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