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夷吾,字仲(也稱管仲),生得相貌魁梧,精神俊爽,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這是原文對管仲一出場的讚美之詞。
注:【墳典:即三墳五典,泛指古代所有典籍。三墳五典,意思是傳說中上古時代的書籍。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鮑叔牙,是管夷吾的發小,倆人從小在一起,關係非常好。鮑叔牙的家裡比較富裕,而管夷吾家庭條件就比較寒酸了。
倆人一起做生意,獲利分錢時,管夷吾就多拿一份,鮑叔牙的跟班隨從就心裡不滿,啥人呢,總想多佔便宜,這人不咋地呀(與鮑叔牙同賈,至分金時,夷吾多取一倍,鮑叔之從人心懷不平)。
鮑叔牙就開導隨從:“管仲多拿這點小錢,是因為家裡窮,還要買米吃飯不是,這是我自願讓給他的(仲非貪此區區之金,因家貧不給,我自願讓之耳)。”
管夷吾在政府當上個小領導,領兵出征,每次發起衝鋒時,他就躲在後排,而等到得勝凱旋時,他又挺胸抬頭地跑到前排。
大家都笑話他貪生怕死,是個懦夫,後來被公務員隊伍開除了。
鮑叔牙對於這件事,總是找藉口為管夷吾開脫:“管仲家裡有老母親需要奉養呢,他不是怕死,而是不能死,死了誰來奉養母親呢(仲有老母在堂,留身奉養,豈真怯鬥耶)?”
鮑叔牙與管夷吾一起合作乾的許多事情,大多倆人觀念不同,意見相反。
鮑叔牙解釋說:“他這是沒有遇到機會,沒有給他展示才華的舞臺,如果能有機遇讓他登上適合於他的大舞臺,他一定會大放異彩,名垂青史(人固有遇不遇,使仲遇其時,定當百不失一矣)。”
管夷吾聽到鮑叔牙對自己這樣的評價,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哉!”
於是倆人結為生死之交。
那年齊襄公諸兒即位。
齊僖公的庶長子,名糾,是魯國嫁過來的妃子所生;
庶次子名小白,是莒(ju)國嫁過來的妃子所生。
這兩位公子雖然都是庶子,但現在都已經長大了,也都需要聘請老師來輔佐教育了。
注:1【魯女、莒女:都是隨諸兒嫡妻宋女陪嫁而來。見《東周列國志》第9回】
2【莒(ju)國:子爵,最初為贏姓,後為己姓。都城在今山東莒縣】
管夷吾對鮑叔牙說:“君主的這兩個兒子,將來繼承君位的,不是公子糾就是公子小白。我和你現在各自輔佐一個,壓個賭注,無論今後他倆誰做了君主,我們倆都要互相舉薦,那時咱倆一同執政,共享榮華富貴(君生二子,異日為嗣,非糾即白。吾與爾各傅一人。若嗣立之日,互相薦舉)。”
鮑叔牙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同意就按這個計劃分頭行動。
於是管夷吾和一個名召忽的,兩個人共同做了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師。
當時齊襄公正在與文姜亂搞,國人盡知。
鮑叔牙就對公子小白說:“國君做的這件醜事,已經被國人恥笑,現在收手還來得及,不然以後會越來越不得民心。你應該去勸說勸說。”
小白就前去勸說,不料齊襄公不聽,還怒氣衝衝的撇出鞋子把小白轟了出來(以屨蹴之)。
小白跑回來,鮑叔牙對他說:“常言道:‘有奇淫者,必有奇禍’,我們應該遠離這裡,去別的國家暫時居住,等待事態的發展再做打算。”
小白問:“去哪個國家合適呢?”
鮑叔牙說:“大國喜怒無常,恃強凌弱,不容易相處。不如前往莒國。莒國是個小國,還離咱國家很近。他的國家小,就不敢輕視、慢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