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送到了齊國的境內,已經離開燕國有五十里了。
齊桓公說:“自古諸侯相送,不出境外,我不能破壞這個規矩,不能對燕伯失禮。”
於是就把燕伯所到的這個地方,都割讓給燕國了,就算是答謝燕伯過境相送的意思了。燕伯苦苦推辭,沒辦法,只好接收了土地返回燕國,之後在這裡建築一座城池,名叫“燕留”,表達齊侯留給燕國的恩德。
史官有詩云:
千里提兵治犬羊,要將職貢達周王。
休言黷武非良策,尊攘須知定一匡。
注:【《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二十三年(齊桓公23年,公元前663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燕莊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無禮於燕。”於是分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納貢於周,如成康之時。諸侯聞之,皆從齊。
唐代地理學專著《擴地誌》雲:“燕留故城在滄州長蘆縣東北十七里,即齊桓公分溝割燕君所至地與燕,因此築城,故名燕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地擴志》成書於641年,長蘆縣治在728年因水患搬遷至運河以東,所以《地擴志》下長蘆縣治仍在原址,即今滄州市運河區前程子村及滄縣後程子村中間附近。唐朝的一里路程約合為今天的083裡,《地擴志》中說明的燕留距離長蘆縣東北17裡,合今天的14裡,按此推斷,燕留城當在今滄縣王福莊、竇店一帶。
今黃驊市官莊鄉大閆臺村,明朝時因地處燕、齊界關,故取名燕齊臺。後來演變為大嚴鎮臺。1958年以姓改稱大閆臺。
總之,千載美名燕留城,也是千古迷霧,有待考古確認。】
燕國自此西北增加土地五百里,東邊增加五十里,開始成為北方大國了。
諸侯因為齊桓公救援燕國,又不貪土地,都畏懼齊國的威勢,感激齊國的恩德。
齊桓公返程來到魯國的濟水邊,魯莊公已經在河邊等候歡迎了,設宴款待,祝賀凱旋歸來。齊桓公認為魯莊公為人厚道,特別分出一半的戰利品贈給魯國。
魯莊公知道管仲在齊國已經有采邑,但還是在魯國邊界小谷的地方,建築城池,贈與管仲作為采邑,用以取悅管仲。
注:【小谷城故城遺址,位於山東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前城子村。《左傳》中記載,莊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春“城小谷,為管仲也。”】
這是魯莊公三十二年,周惠王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662年發生的事。
:()東周列國志註釋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