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境地,到時候咱們再遊擊騷擾,定能讓明賊飲恨瓦底江”
透過安國正城和馬來城的血戰,他們非常清楚明賊的實力,野戰方面太強悍了,火炮犀利,騎兵來去如風,緬軍容易一觸即潰。
國都阿瓦城,城高牆厚,明軍的野戰炮,休想佔到便宜,只要守軍兵力充足,明賊也只能望城淚崩。
這就是緬甸小國對付中原大國的常用戰術,且屢試不爽。
中原軍隊再精銳,時間一長,缺吃少喝的,又不服水土,照樣得退兵,到時候緬軍再尾隨追殺,活著回中原的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不行”
緬王莽達臉色一稟,看著心腹丞相底裡澤亞,重重的搖了搖頭,態度堅決的回絕了。
沙廉的駐兵是為了防範阿拉幹人和海外紅夷佛郎機人,蘭納清邁的駐軍更是為了看守阿瑜陀耶(暹羅)和瀾滄國(寮國)。
按照歷朝歷代的經驗,中原上國征伐中南半島,都是打了就跑,根本不會駐足太久,更不會開疆拓土留下不走。
可週邊的暹羅、阿拉幹、瀾滄國等小國,就不一樣了,那是要老命的,隨時可能衝進來滅了緬甸國,把國土佔為己有。
就像後世的滿清埋葬人,慈禧說過一句,寧與友邦,不予家奴,因為友邦只要好處,而家奴是要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回陛下”
這時,年紀最小的御弟德欽紐亞,已過而立之年的他,也跟著站出來,小聲提議道:
“明賊殘暴不仁,又悍不畏死,我國北部已淪陷數十城池,老百姓更是家破人亡,損失慘重”
“要不咱們把明朝皇帝交出去吧,明賊沒了藉口,肯定會立馬退兵”
這時候的明賊,已經打到了馬來城,距離國都阿瓦城,也就是60多里路程,一個急行軍就兵臨城下。
既然打又打不過,那就交出籌碼唄,這種事情不丟人,中原上國都說過城下之盟嘛。
緬甸地處中南半島,山多平原少,因此騎兵數量非常稀少,當然了,戰馬多了也養不起,太耗費錢糧了。
十幾年前,大明的朝廷軍隊,野戰對戰滿清的騎兵集團時,往往都是一觸即潰,夠膽夠勇夠果決的將士,都被砍光了。
此時的緬甸國,遭遇到以前明軍一樣的尷尬,在野外對陣中原上國,也是一戰即潰,毫無反抗能力,跟後世的清緬戰爭一樣。
“不行”
“不可以”
“不能”
、、、
話音剛落,王儲德欽漂、丞相底裡澤亞、御弟德欽內底,甚至是低頭不語的卑謬王,都站出來一致大聲反對。
開玩笑,明軍剛剛發兵一個多月,也就是攻佔了一些緬北的土司城池,真正攻佔的核心城池,只有安國正城。
即便是如此,來勢洶洶的明賊,還不是頓兵馬來城,且傷亡也不小,何必早早交出手中的籌碼。
此時的東籲王朝,即便是沒落了,但也是中南半島的小霸主,如果面對中原天朝上國,隨隨便便就跪了,國內的大小領主和土司們,會如何看待?
還有周邊的暹羅、寮國、阿拉乾等小國,這些都是世仇,又會如何看待?是不是也該跟著站出來咬上一口?,牆倒眾人推嘛。
要知道,緬甸這種國王加盟領主制,最怕的就是人心思變,人心一出問題,他們的隊伍就得崩散。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