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燉鴿子湯,主食是紅薯蒸米飯。
其中三個菜,和主食,都與新作物有關。
徐光啟向範景文介紹一一介紹:“範大人,這土豆、玉米、紅薯葉,還有這米飯中的紅薯,都是新作物,你嚐嚐能否裹腹?”
範景文望著那盤綠油油的炒紅薯葉,拍著手嘆息道:“作孽喲,別的地方還沒發芽,咱們倒在這裡吃起嫩葉子來了,不當人子,不當人子!”
徐光啟忙按下他的手,低聲道:“陛下和太后也吃這幾樣,你快別說了!”
範景文立即噤聲,用吃驚的眼神望望徐光啟,意思是:你說的是真的?
“快用飯吧,”徐光啟拿起碗,親自為二人裝好米飯,遞一碗給他,“太后用完飯,咱們就該去地裡了。”
果然,二人吃完飯,剛喝了一道茶,就有人來請他們,太后已經往地裡去了。
兩人追到地邊,被隨從帶進一座房子裡,小皇帝和太后,正站在門邊,向一位老農民問話。
二人上前向陛下和太后行禮,張薔揮揮手,讓他們站在一邊旁聽。
那老農民,是佃戶村的鄭里正,他是認得徐光啟的,忙上前跪下行禮,在徐光啟的介紹下,又給範景文行了禮。
張薔沒有阻止,禮不可廢。
鄭里正行完禮,繼續講道:“今年回暖遲,小人按太后說的,搭建了這個暖房,用來育種,看看這些薯苗,長得多好!
大田裡已經起好了壟,只等天氣回暖,就可以栽種了。”
張薔點點頭,對徐光啟道:“派兩個人,詳細記錄,整理出一份暖房育苗的技術標準,分發到北直隸各府縣。”
徐光啟拱手應是,指著身後兩位學生道:“懋中,宗子,你二人下來,詳細瞭解這暖棚是如何建造和使用的,要有具體的尺寸和圖畫,讓人一看就能照著做出來。”
陳子龍和張岱,立即站出來躬身答道:“謹遵先生示下。”
宋應星見狀,舉手問道:“院長,學生請求與兩位師兄一起學習……”
張薔一見站出來的陳子龍,心裡樂了,這不是三江茶樓上那位復社的干將麼?想不到這年輕人還是徐光啟的學生。
還有這位叫張岱的年輕人,張薔前世上學時,可是讀過他的《湖心看雪》的,沒想到這樣一個雅人,也對稼穡之事感興趣。
還有宋應星,天生就對雜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果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今日帶他來,《天工開物》裡,會不會增加一篇紅薯的育種技術?
不待徐光啟回覆,她就答道:“行,有興趣的都可以留下來旁聽。”
一位戶科的給事中也站出來,表示要旁聽。
範景文皺著眉頭問鄭里正:“里正,許多村子建不起暖棚,你們有沒有直接在地裡育種的地塊?”
“回大人,有有有,小人這就領大家去。”鄭里正指派管理暖棚的幾位佃戶,來回答陳子龍幾人的問題,他領著太后一行,往大田裡走去。
大田裡的紅薯苗床裡,覆蓋著厚厚的麥秸稈,鄭里正扒開秸稈,下面還蓋有一層沙土,再扒開沙土,拿出一塊薯種,遞到張薔跟前道:
“太后請看,這薯種已經發芽,如果天氣回暖,這嫩芽長起來很快的,再過二十來天,就能剪薯藤栽種了。”
張薔對徐範二人道:“目前在北直隸的推廣的,正是這種露天大田育種法,種植資料已經隨種子一起發到各府縣,那些說不發芽,或都凍壞種子的府縣,是沒有按技術要求來種植。
看來,應該派人,往那些府縣指導指導生產。”
範景文當即道:“太后,臣請求派一位老農,去河間府各縣指導生產……”
張薔指了指鄭里正,範景文忙對著鄭里正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