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跟到大同城,親眼見那僧人進了代王府,這才回來覆命。
再說那僧人進了代王府,因老代王朱鼎渭去世,世子朱彝梃尚在孝中,未襲王爵,但外人皆以“代王”呼之。僧人說:“貧僧奉晉王之命前來見代王,請屏退左右……”
朱彝梃不疑有他,忙打發左右下去後,低聲問道:“大師遠道而來,晉王兄有何高見以教我?”
僧人說:“晉王說了,朝廷收諸藩護衛,是在行建文削藩之事。福王走私並非一日之事,福王還是小天子的親叔爺,太后卻拿他開刀,意在殺雞儆猴。下一步,就要輪到其他藩王了。
代藩晉藩,所行之事,何止百倍於福王?
為避免如福王一般的下場,晉王決心起兵,特遣貧僧來邀代王,攜手靖難。成功之日,願與代王平分江山……”
朱彝梃正被福王的結局嚇得惶惶不可終日,聞言心神一震,下意識地問道:“真的……晉王兄有多少兵馬,就敢妄言靖難?”
僧人避開他的問題,淡定地說:“不算兩藩護衛,這些年邊軍欠餉越來越嚴重,二王振臂一呼,還怕兵馬不來嗎?”
朱彝梃一直協助老父掌管代王府事務,當然知道代王府與邊軍合作的那些事兒。代王府有事,這些邊軍裡的人也脫不了干係。
他見這僧人談吐不凡,既然要起事,就得招攬一些人才在身邊。於是他熱忱地邀請道:“晉王兄身邊能人輩出,大師不如到本世子身邊,做本世子的道衍大師?”
僧人雙手合十道:“貧僧奉師命投身王事,何分晉王代王?願附代王驥尾,拯救天下蒼生……”
朱彝梃問他:“大師,俗話說未慮勝,先慮敗,萬一事不成,當如何自處?”
僧人毫不在意地說:“代王府身處大同,事不成,率眾逃出邊牆去,朝廷能奈我何?”
朱彝梃聞言,一拍茶几道:“回覆晉王,幹了!”
在僧人的斡旋下,代王世子朱彝梃帶著兒子朱傳焴,與晉王世子朱審烜私下會面,雙方一拍即合。因晉王府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又是大明第一藩,雙方商議以晉王為首,決定起兵靖難。
……………………………………………………
北京,紫禁城,乾清宮西側殿。
張薔開啟法容送來的密信,清秀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法安大師的計策成功了!”
法容想不通,她擔心地說:“太后這法子太冒險了,山西地處邊境,兩王的護衛不是周王福王的護衛能比的。太后為何要主動去招惹他們?”
張薔將密信還給法容,看著她揭開桌上一隻獸首香爐的蓋子,將點燃的密信放進香爐裡,直至它燒盡,才重新蓋上蓋子,才慢悠悠地說:“有些膿瘡,還是早點捅破的好。”
她沒有時間再與宗室耗下去,她耗不起,大明也耗不起。
開平二年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山西的晉王朱求桂和代王世子朱彝梃發檄文詔告天下,歷數小天子朱慈煌和秉國太后張薔聽信小人讒言,罔顧親情,要將宗室逼至絕路。
為天下宗親計,他們要清君側,起兵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