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巴黎、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直接業務往來,哈埠的金融動態左右遠東的金融形勢。
在哈爾濱的外國商業機構達一千八百多個。哈爾濱成為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產基地,1926年中國第一座廣播電臺——哈爾濱廣播無線電臺成立並開播,1928年5月,哈爾濱車站已經可以出售直達歐洲各城市的客票。
與東北相對應的是,關內的經濟也開始恢復,雖然有人給蔣某人臉上貼金,說什麼當時出現了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但不容諱言的是1927年到1937年確實是蔣某人在大陸執政比較穩定的時期,國民經濟確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但是,中國的發展再一次被日本打斷,日本全面入侵中國,讓中國崛起的希望再次被扼殺。
可以說日本是非常陰毒的,在中國兩次最關鍵的時刻,他們都給了中國最沉重的一擊。特別是從1931年開始的全面侵華戰爭,他們舉全國之兵進攻中國,差一點就把中國給幹掉了。即使最後沒有幹掉中國,也讓中國再次失去了崛起的機會。
現在的中國可以說是第三次崛起的時機,而且其表現比前兩次要好得多,希望更大。日本人就算這次看到了,卻因為本事不夠,根本沒有了扼殺、阻攔的能力。
日本人確實沒有這個能力和資格,但歐美等西方國家卻有。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曾經膽敢也有能力消除中國崛起的希望,那麼他們如果聯合起來的話,就更有信心讓中國崛起的希望成為泡影。
外國人能夠這麼想,中國內部的人又怎麼可能看不到?
最高首長等人看到了,也想到了,還擔心著,郭拙誠也看到了,想到了,也正在擔心。因為他們都知道現在是中國最有希望崛起的時候,也是最孱弱的時候,必須小心又小心地呵護這棵幼苗,絕對不能讓它夭折。
要呵護這顆幼苗,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太低調了不行,太高調了也不行。當年日本入侵東北的時候,蔣某人就對日本妥協,張學良更是無恥地宣佈不抵抗,命令當時中國最精銳裝備最好的部隊——東北軍退入關內,交中國經濟最發達、富裕程度最高的東北地區拱手交給了日本,希望國聯會制裁日本,逼迫日本撤退,這顯然是世界上最低調、最委屈自己的行為了。
但蔣某人和張學良的舉動並沒有帶來如期效果,反而助長了日本人的囂張氣焰,導致他們的胃口越來越大,開始全面侵華,開始想將整個中國納入他們的統治中。
第1362章平靜下的暗流
在崛起的時候過於高調也不行。
日本的崛起和淪落的過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們兩次入侵中國的行為雖然都成功地打斷了中國的發展步伐,掐滅了中國崛起的希望。但他們自己卻因為過於高調,過於野心勃勃而丟失自己崛起的希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國力在迅速壯大,科技在快速發展。如果他們不是對華入侵,而是安安心心地發展自己,也許他們就真的成了世界強國了,結果發展入侵中國的戰爭後,國力不升反降,特別是二戰投降後,國家都不再是正常國家,國防都被美國控制,只能當美國人的哈巴狗。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他們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國家實力也是一步步壯大,很多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如果他們安心於自己的發展,他們又何嘗不是世界強國,但他們偏偏要高調,要入侵其他國家。最後,他們和日本一樣徹底失敗了,雖然和日本一樣幾十年之後又成了經濟大國,但他們失去了成為世界強國的機會。
而且這一世因為中國的快速發展,不但戰敗的日本很難成為像前世一樣的經濟大國,就是德國也難現前世的經濟輝煌。他們的成績很大一部分轉移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