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尚書僕shè。元興三年劉裕誅王愉,夷及子孫。王愉兄愷、弟國寶、弟忱,均先愉死。這樣,太原王氏王坦之諸子作為司馬道子的妃黨,活動十餘年後終告覆滅。
桓玄、楊佺期兵至石頭,王恭所遣北府將劉牢之軍據竹裡,夾擊建康。此時中樞權力已經轉移至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之手。王恭以門第傲物,既恃劉牢之的武力,又以部曲將薄遇劉牢之。司馬元顯利用這一矛盾,遣原為北府將的高素說劉牢之倒戈。王恭敗走被擒,與其子弟黨羽俱斬。這樣,作為孝武帝后黨的太原王氏的王蘊一支,也告覆滅。
本書《論郗鑑》篇曾論及東晉門閥政治出現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皇權不振,一是士族專兵。太元以來太原王氏活躍之時,孝武帝力圖重振皇權,又圖以司馬道子的相權相輔,是皇權不振這一基本條件已在改變之中,或者說已有了改變的可能xìng。太原王氏二支之中,居京口重鎮的王恭,兵力仰賴於並非門閥士族的劉牢之;先後居上游荊、江的王忱、王愉,也都無兵權在握,是士族專兵的這一基本條件已不存在。所以,代表門閥政治一個特定階段的太原王氏兩支的覆滅,實際上也是東晉百年門閥政治的終場。
太原王氏在東晉的政治作用消失了,東晉一朝的門閥政治從此結束。但是,司馬氏政權的命運也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政局山重水複,前路何在,什麼力量將代之而起,孝武帝開始的振興皇權的歷史趨勢是否還能繼續下去,這一切,此時此刻尚不見端倪。
王恭死後,劉牢之代王恭居北府之任,北府重鎮第一次落到將門出身的下層士族之手。劉牢之率北府兵至京邑以拒上游之師,楊佺期、桓玄、殷仲堪回軍蔡洲,司馬道子信左衛將軍桓修(桓衝之子,桓玄從兄,尚簡文帝女武昌公主)之謀,以桓玄為江州,楊佺期為雍州,黜殷仲堪為廣州,而委桓修以荊州之任,居上游之核心。桓修說:“西軍可說而解也,修知其情矣。若許佺期以重利,無不倒戈於仲堪者”(《殷仲堪傳》)。由此可知,上游諸軍存在重重矛盾,其軍事實力的關鍵在楊佺期。殷仲堪初不接受朝命。但是,桓玄一則喜於江州寵授,二則喜於與荊州桓修為鄰,所以意存觀望,有接受朝命的可能。楊佺期亦在可否之間。但是桓、楊將士家屬多在殷仲堪治下的江陵,殷仲堪命將士南歸荊州,否則大軍至江陵,將悉戮餘口,以此脅迫桓、楊置朝命於不顧。這種複雜的利害關係,使得殷—桓—楊聯盟又維持了一個短暫的時間。他們彼此以子弟為質,盟於尋陽,共拒朝命,不過盟主地位已由殷仲堪改屬桓玄。此時,孫恩之眾已起於會稽,上游之事朝廷已無力顧及。
隆安三年(399年),殷仲堪與楊佺期共謀襲擊桓玄,反被桓玄分別消滅。桓玄並有殷、楊軍力,獨攬上游,對建康威脅甚大。只是由於孫恩之眾橫掃三吳,上游才得短期斂兵,未向下遊發動攻擊。
元興元年(402年),司馬元顯討伐桓玄,桓玄乘機舉兵東下,至於姑孰,北府將劉牢之向桓玄投降。桓玄入京師總攬大局,劉牢之所領的徐、兗刺史亦為桓玄所奪。桓玄殺司馬元顯,流司馬道子。劉牢之懼禍,擬奔江北,途中自縊而死。桓玄消滅了一切對手,並趁盧循主力泛海南下之機,於元興二年十二月代晉為楚。
三,總結
上述晉末政爭的五個階段,是江左的太原王氏由極盛到覆滅的過程,是嚴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