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點,“市場供應要求越多越好,精神生活也希望越豐富越好。……所謂貫徹‘百花齊放’也就是滿足人民多樣的精神需要”,因此,“‘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實現學術、藝術多樣化的方針”,多樣化是學術、藝術發展最根本的要求,是“雙百”方針的核心問題262。這樣說,是不是放棄馬克思主義,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呢?不是。陸定一講的一段話,回答了這一質疑:
“由於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不同,學者們在學術的研究過程中,
會存在真科學、偽科學及唯心論、唯物論之爭,這是必然的。但是,
我們要給他們創造一個辯論、爭鳴的學術環境,而不是###的環
境。這兩種‘環境’是不同的”。
“真偽科學的發生、發展和消亡,有它自身的規律,就象市場經
濟中的若干經濟手段和若干理論,它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中,會被‘優
勝劣汰’、‘自然淘汰’一樣,真偽科學應當在學術研究、競爭、爭論
的環境中,以及政治社會的實踐和應用中,被優勝劣汰,被自然選擇。
就是說,科學和學術的生成、發展和消亡,有它自身的規律性。這是
關於“代表先進文化”的若干思考(4)
遠比用政治干預來‘揠苗助長’作用大得多,而副作用小得多的自身
規律。我們應重視研究的,是這種自身規律,而不是隻重視政治干預”
263。
近些年,由於中共中央的倡導和大環境決定,學術研究的環境和狀況,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由於體制弊病和習慣性思維模式的影響,領導幹部和行政部門過多的干預,為學術研究造成重重困難的事例,仍然屢見不鮮。這方面,筆者就有深切體會。領導幹部和行政部門,遇到有不同意見、見解,首先想到的是“不保持一致”,會給本單位帶來麻煩。在多數情況下,不是鼓勵不同的意見、有建立的看法,而是千方百計阻撓和壓制。90年代初,我寫過一本書,書名是《從陳獨秀到毛澤東——中共六任領袖新視角》。領導得知,立即宣佈“未經批准,個人無權寫領袖”。我據理以爭,認為“憲法”規定35歲以上公民都有被選為主席的權利,現在連研究領袖人物的權利都沒有了,符合憲法嗎?接著,又因書名引起糾紛。有人說:一聽書名就有問題,怎麼能把陳獨秀和毛澤東放在一起?後來,乾脆動用行政權力,把我的書稿從出版社索回,扣壓了近兩年,硬是不許出版。最後,實在壓不住了,又規定只許交×××出版社出版,不許送其他出版社。結果還算不錯,由於幾位老同志和有關部門的支援,書最終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並被中央屬某刊物列為當年黨史類暢銷書。這種長達兩年的折騰,使我消耗的精力以及對身體造成的損害,甚至大於寫書的付出,身心一度面臨崩潰的險境。因此,我很贊成陸定一、周揚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意見,為了創造先進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貫徹“雙百”方針,更應著重鼓勵不同意見。只有透過求異思維,才能產生新的創造性學術成果。否則,天天只是照本宣科的唸經,既使如歌星一般,又能對學術思想和文化發展起什麼作用呢?
2003年7月14日 全書初稿寫成。
① 《新技術革命講話》,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第2頁。
②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74頁。
③ 《新技術革命講話》,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第2頁。
④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74頁。
⑤ 林彪:《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66年5月18日)。
⑥ 《復辟資本主義的綱領——批判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