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狀元那年;榜眼和探花都被冷落在一邊,眾人眼珠子全盯著美貌狀元郎;如醉如痴。
“好;極好。”謝大爺也笑;“郡主生下小棠兒也好;小小七也好;咱家都高興。”老太爺老太太都偏心玉郎;連帶的也偏愛棠兒和小七。若是再有個酷似玉郎的重孫子或重孫女,更該樂壞了。
“可是郡主不回謝家待產,我總覺的不是味兒。”大太太遲疑了下;還是說出自己的擔心,“孩子生在郡主府,爹和娘會不會心裡不舒服?”謝家的孩子,自然應該生在謝家。
“不會,爹和娘不會在乎這個。”謝大爺拉住妻子的手,細細告訴她,“孩子是生在郡主府,又不是外家。爹和娘關心的是孫子、重孫子好不好,旁的都是小事。”妻子疼愛庶女,關心侄子,孝順父母,一心一意為了謝家,謝大爺心中感動,眼眸中有少見的溫柔神色。他是長子,自小嚴肅方正,真情流露的時候並不多。
“我告訴你一件事,你聽過就算了。玉郎去過南寧侯府跟親家要人,結果……”謝大爺嘴角微翹,眼中有掩飾不住的笑意,“被親家夫人給擋回來了。”
大太太見丈夫樂呵,也抿嘴笑,“難得,玉郎也有吃虧時候啊,他怎麼被擋回來的?”謝大爺笑意更盛,“他不只沒要回來人,還把小七送過去陪郡主了。”又搭上一個。
其實丫丫回去住一個月,謝四爺是同意的。診出喜脈要留在郡主府養胎,他也無話可說。可是五六個月之後胎已經很穩,該回謝家待產了吧?於是謝四爺理直氣壯要人去了,“無忌,歸置好了,送丫丫回罷。”丫丫是我謝家的兒媳婦。
張雱笑咪咪的,不說話。解語客氣請教,“親家太太近來和昭宜郡主來往頗密?”昭宜郡主是豫王長女,賢淑貞慧,性情柔順。自她出嫁之後,為儀賓納了五六房妾室,生下十幾名庶子庶女,昭宜郡主“不妒”“賢惠”的名聲廣為人知,堪稱是皇室郡主的典範。
謝四爺沉吟未語。解語依舊是一團和氣,“胎兒雖在母親腹中,已經有知覺。母親若心情愉悅,胎兒也跟著受益。母親若生氣動怒,胎兒也會感同身受。”你確定要丫丫回謝家,聽令正興致勃勃講述昭宜郡主的“賢惠”?令正是沒法子拿丫丫怎麼樣,可是給添添堵,卻是輕而易舉。
謝四爺不捨得未出世的小孫孫受罪,只好讓了步,“有勞無忌,有勞親家夫人。”丫丫在郡主府,父母兄嫂和祖父們都拿她當寶。丫丫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對胎兒有益。
謝四爺正想起身告辭,解語微笑加上一句,“丫丫如今只一樣不好,時時想念小流年,卻不得時時相見。”孕婦麼,口味是很奇怪的。她想吃什麼,要立時三刻吃到。想見什麼人卻見不到,心裡還不跟貓抓似的,難受之極。
張雱送謝四爺出去,一路上跟他嘮嘮叼叼,“晚鴻,有內子這親孃照看丫丫,你們只管放一百二十個心。聽說孕婦看誰多孩子便會像誰,是不是真的?若是丫丫整天看見小不點兒,孩子生下來肯定像姑姑啊。”謝四爺一言不發,拱拱手上了馬車。第二天,親送流年去了含山郡主府,陪伴嫂嫂。
大太太聽了前前後後,忍不住為自家小叔子抱不平,“玉郎吃虧在疼兒孫。”不捨得未出世的小孫孫吃一點點虧受一點點罪,只好屈從南寧侯府。
謝大爺又一次搖頭。玉郎並不是吃虧在疼兒孫,兒孫誰不疼?他是吃虧在沒有一位賢內助。若是四弟妹賢惠大度,或是豁達通透,郡主在謝家也是一片祥和,又何必定要回去郡主府。
大太太微一思忖,也即明白了丈夫心中所想。大太太心中很有些憐憫,擱到誰身上,庶子比親子還風光,庶子媳婦比親子媳婦還尊貴,都會很難堪吧?四弟妹也是不容易。自己房中有庶女,可是瑞年打小被自己養的嬌憨天真,絕超不過有年去。
夫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