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登天;但還是有一線希望;而這個希望就是:在所有的危機中;南北危機是最重要的壓倒一切危機的危機。
。。。
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
中土自有記載的歷史以來;南北關係始終是影響甚至直接決定了中土命運;而今天也是一樣;今天南邊的中土一統了;北邊的大漠北虜也再次結盟了;僥倖的是;西土目前分裂了;否則中土將陷入西、北兩大外敵的夾攻。
以今天中土一統後的強大國力;足以抗衡北方大漠上結盟的諸虜;但中土人謀求的不是長久對抗;而是長久和平;所以中土人在蓄積力量;打算給北虜以致命一擊;以對武力徹底摧毀北虜;重建當年漢武帝摧毀匈奴的豐功偉績。中土人有宏圖壯志;突厥人也有;中土人要雄霸天下;突厥人也想;但今日的突厥人有自知之明;今日的中土是個龐然大物;等到這個龐然大物成長為不可戰勝的存在;突厥人的末日也就來臨了;所以對於突厥人來說;他們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是;中土人不能成長為不可戰勝的存在;為此;他們必須竭盡全力遏制中土人的發展;想方設法遲滯中土人的發展速度。
南北雙方的戰略截然不同;因此南北雙方對南北戰爭的目標也不一樣。
中土人的南北戰爭目標是;以對實力摧毀北虜;開疆拓土;天下就大一統了;就和平了;而北虜的南北戰爭目標是;遏制和遲滯中土人的發展;兩隻老虎可以鬥一鬥;若其中一隻老虎變成了洪荒猛獸;就沒得鬥了。
從南北雙方各自不同的目標出發;中土人喜歡以夷制夷;削弱對手;強大自己;有時候甚至示敵以弱;以屈辱的和親策略來贏得發展時間;只待雙方實力懸殊了;就發動南北戰爭;一口吞掉對方;而北虜因為所處地理環境過於惡劣;資源少;人口少;實力發展緩慢;在南北戰爭中始終處於劣勢;其戰術就顯得很簡單;實力弱的時候;就歸附;休養生息;實力有個差不多的時候;逮到機會就咬;等到實力可以了;就發動南北戰爭。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實力才是根本;而壯大自身實力的前提是;你的實力不能增漲過快;否則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南北關係了。
現在中土的發展速度就太快了;尤其自聖主登基以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中土的國防和外交戰略由“守內虛外”轉為“守外虛內”;由消極防守轉為積極進攻;表現出了強勁的擴充套件勢頭和咄咄逼人的野心;這從其經略西土、開拓西疆等一系列大動作上便能清晰看出來。
北方當然緊張了。你可以防備我;遏制我;但有個限度;你這樣做明擺著就是要吃掉我;我當然不能消極應對了;當然要積極備戰;要以攻代守;於是南北關係不可遏止的走向了緊張。
南北戰爭的陰雲逐漸在長城一線凝聚;但中土人目標遠大;暫時不想進行南北戰爭;尤其中央集權制度改革正處在攻堅階段;只要攻堅完成;中土的發展速度必然會達到一個全新高度;國力會更加強盛;到那時再進行南北戰爭;必能徹底摧毀北虜;拓展疆土;建下豐功偉績。
然而突厥人不會遂中土人所願;北虜也不會任由中土人強大;你中土人越是想拖延南北戰爭的爆發時間;他們發動南北戰爭的時間就越快;於是中土人果斷髮動了東征。東征打高句麗;實質上也是南北戰爭;只不過是區域性戰爭而已;只涉及到一個高句麗外族;而沒有涉及到整個北方諸虜。當然;中土人發動東征的目的不僅僅是因外國防和外交戰略的需要;還有進一步加快改革程序的動力在內。
現在東征敗了;發動這場戰場的兩個主要目標都未能實現;既無法加速改革程序;亦無法延緩南北戰爭;相反;改革的阻力更大了;南北戰爭的鼓聲也越來越近了。
改革的程序可以放緩甚至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