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自己的東西。反正德國需要的是義大利的產量,而不是義大利的飛機設計,更何況,在大量技術人員流失的情況下,想要重建設計團隊的難度太大,而一種飛機從開始生產到最後投產需要的時間也太長。得不償失。
所以施佩爾需要的就是立即將零散的義大利航空公司和產能進行整合,並且儘快和德國空軍體系進行無縫對接,作為同盟國空軍生產的一部分。而除了空軍之外,施佩爾還必須給恢復義大利海軍工廠,雖然南部的工廠在義大利海軍撤離前進行了破壞,但是因為缺乏人手和足夠的時間。所以破壞的並不徹底。而獲得義大利南部的海軍船廠和港口設施對於德國海軍來說意義十分重大,別的不說,至少可以節省很多經費。為未來容納龐大的德國公海艦隊創造條件。至於陸軍嗎?他們從義大利獲得的反而最少。
就在德國開始著手建立一個符合德國需要的義大利的時候,奧匈帝國也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義大利北部部分地區。雖然利比亞的油田最終一點沒撈到,但是德國在中東給了後者補償,而且義大利在北非的部分殖民地也被劃入了奧匈帝國版圖。相對於奧匈帝國在這次戰爭中的付出,這樣回報也稱得上豐厚了。不過在雙皇峰會中,威廉二世還是旁敲側擊的表示了對奧匈帝*力的擔憂。並且提到了,如果奧皇同意,德國可以幫助奧匈帝國提高軍隊戰鬥力。…
德奧忙著收拾義大利的爛攤子,而華夏和協約國也需要對義大利海軍以及流亡國外的義大利人提供各種保障。義大利艦隊被允許進駐華夏位於南洋的最大的海軍基地——泗水海軍基地。而義大利海軍和空軍人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則可以在周邊的城鎮中獲得免費的住宅。隨著幾十萬義大利人的湧入,泗水市還出現了一個義大利城。而普通平民則可以選擇在澳大利亞或者南洋的城市定局,因為大部分人都和工業或者技術方面掛鉤,而隨著協約國各國國力的恢復,和戰爭陰影的臨近,他們所從事的方面都和軍工或多或少帶有一些關係。
當然,相當一部分義大利人選擇了在華的義大利企業工作,這些企業自從義大利和同盟國交惡之後就開始從本土轉移。幾年過後,這些企業也已經發展起來,和其它國家不同的是,華夏因為廣袤的面積和巨大的市場,似乎並不存在生產過剩的問題,按照一名義大利企業家的話來說,只要你能生產出來,那麼就能賺到錢。而義大利人口分散到整個國家,很快就被巨大的人口基數稀釋掉了,也沒造成什麼麻煩。
當然,對於協約國來說,最有價值都還是義大利海軍,不僅僅是那些戰艦,經驗豐富的軍官和士兵,以及悠久而輝煌的海軍歷史也是一筆無形的財富,至少在私下裡,英國人就表達過義大利海軍強於法國海軍的想法。而在華夏的要求下,義大利海軍不但沒有被拆散,而是繼續作為一個整體存在。而且協約國同意義大利海軍繼續擴充,人員從流亡人員中召集。而艦船則可以用“租借”的名義提供。畢竟義大利海軍已經失去了造船基地,為了保證這支艦隊的戰鬥力,那麼就只能由華夏和協約國提供。而第谷自然是比較親睞華夏的戰艦。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星座級雙魚號戰列艦、我殺殺我、xu911911的月票支援~~~~。(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如芒在背
“皇帝陛下最終還是答應了我們的要求,不過也向奧匈帝國做出了妥協。雖然代價可能高一些,但是還算可以接受。”德國總參謀部會議室,興登堡以總參謀長的身份向在座的各位介紹了義大利最終的分割情況,並且對親自站出來向德國請命的里希特霍芬元帥表示了敬意。里希特霍芬敢於正面和德皇發生衝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獲得了其它軍隊高層的支援。即使這樣。中間也頗費了一番周折。不過一切都已經過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