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圈內人”,他不但對南北走私一清二楚,還知道飛狐陘是南北走私的“要害”,只要控制了飛狐陘,也就等於控制了南北走私之利,接著就能卡住燕北的“脖子”,影響甚至控制燕北局勢的發展。
李孟嘗感覺李風雲太可怕了,但尤其讓他恐懼的是李風雲背後的那股龐大勢力。李風雲一個人肯定沒有實力和勇氣與整個北疆為敵,所以李風雲的背後肯定還有強大的支持者,而他們真正的目標必定是藉著摧毀南北走私來剷除北疆所有暗通北虜的叛國者,繼而達到遏制和削弱北虜的目的。
血雨腥風撲面而來,李孟嘗當然害怕,偏偏這個時候李風雲“請”他來透露只有“圈內人”才知道的秘密,他就愈發害怕了,因為這意味著他走上了背叛之路,不但出賣了南北走私,還出賣了走私路上的許許多多的兄弟朋友。
=
。。。
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
李孟嘗迅速做出了選擇。他的選擇標準很簡單,實力決定一切。
李風雲實力強悍,帳下猛將如雲,甲士十萬,即便打一半折扣,也還有五萬大軍,這樣一支隊伍殺進飛狐陘,誰能抵達?根本就沒有對手,即便是燕北鎮戍軍也力圍剿。而佔有地利的李風雲在飛狐站穩腳跟後,必然會四面出擊,大打出手,到那時李風雲就算被衛府軍團團包圍難有作為,但做個土霸王卻綽綽有餘。如此一來,李風雲控制了南北走私的“咽喉要道”,南北眾多勢力只能向李風雲“低頭”,任由其瓜分走私之利,而李孟嘗隨之“水漲船高”,不吹灰之力就能牟取巨利。
“某對燕北的確很瞭解。”李孟嘗穩定了情緒,開口說道,“對飛狐陘是瞭如指掌,閉著眼睛都能翻越這條燕北要隘。”
李孟嘗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把飛狐陘在南北走私中的重要地位,把這條“黃金”通道與飛狐、靈丘、蔚城三城之間“三點一線”的重要關係,把由太行山、恆山、燕山和桑乾水交匯而成的這一獨特區域對燕北、北疆乃至整個南北形勢所造成的重要影響,做了一番詳盡的闡述。
豪帥們靜靜聆聽,唯恐有所疏漏。
這個地方對豪帥們來說很陌生。齊魯籍豪帥就不要說了,即便是河北籍的豪帥也因為他們都生活在大河一線,對燕北同樣一所知。對江左人來說就為遙遠。唯有李子雄略知一二,李子雄曾在聖主登基後主政過幽州,平定過漢王楊諒的叛亂,對燕北有所瞭解,但北疆以長城防線為核心,諸如飛狐陘、蒲陰陘、常山關等太行要隘自中土統一後軍事價值就大為降低,衛府對它們的關注度已經不夠,李子雄有所疏忽也在所難。
李孟嘗說了三個重點。以飛狐陘為中心的這片山區有地形優勢,易守難攻;飛狐陘是南北走私的“黃金”通道,誰佔據了這片山區,誰就卡住了南北走私的“咽喉”,就能從南北走私中牟取暴利;南北走私環境的好壞決定了燕北形勢,而燕北形勢直接影響到了北!鎮戍,而北疆鎮戍又直接影響到了南北關係,所以聯盟只要控制了這一區域,必定能影響到南北形勢的發展,甚至於可以引爆南北大戰。
這三個重點落到豪帥們的耳中,就意味著聯盟佔據這一區域後,首先安上有了保障,生存憂,不濟也能做個山大王;其次有利可圖,而且還是利益非常豐厚的走私之利,雁過拔毛,收個“買路”都能發財,如此好事豈能放過?再次未來前景很不錯,生存憂又有利可圖,實力就不會有損失,而實力是未來的保證,只要有實力,聯盟才有資格參加南北大戰,才有實現據北疆而稱霸之可能。
這的確是一個好地方,的確有利於聯盟北上立足。豪帥們的情緒大為高漲。
劉黑闥隨即提出了第二個疑問,燕北有哪些強大勢力?這些強大勢力是否控制著飛狐陘?靈丘、飛狐和蔚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