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裡絕對有這樣一份記錄的。現在還不開庫,哪裡是不敢擅專?只怕是還存了些幻想,要給太后留點體面吧!
“東里兄恐怕還有所不知吧。”東楊大人迅速做了二道販子,“今日,清寧宮召東廠廠公入宮了!”
說到召東廠,那肯定是找的馮恩,這位公公可是能人,資歷又深厚,如今東廠里根本沒有第二個提得起來的人,再加上和太后的淵源,不找他找誰?所以雖然南楊沒指名,但東楊已經是擅自確認了當事人。
不比襄王那處,要以極為聳動的謠言來激起他的重視,內閣兩位大人聽到的都是儘量接近事情真相的版本,已知劉胡琳在東廠押下。現在太后召廠公進去,無疑是要對劉胡琳做出處置,不論是什麼處置,西楊大人乃至整個內閣方——起碼在如今,兩位楊大人都未表露異志,還算是文臣正統一派——都將要落入被動,所以東楊大人的語氣是有些不滿的,暗指首輔處事手段不夠老道,把好棋給下壞了。
西楊大人卻是淡然依舊,只是輕輕地嘆了口氣,“太醫院檔庫,也有東廠能人正在把守。”
他沒有透露什麼別的資訊,只憑語氣,頓時就使得兩位大人都是面露驚異,東楊大人琢磨片刻,不禁笑逐顏開,“如此,大事底定矣!”
畢竟是讀書人,善投機,不代表他沒有底線,再說,人老了也少銳氣,這一次不必再猶豫,便直接被歸為勝利的一方,他的心情自然是很不錯的。
“只是太子仍在清寧宮,依舊是個變數。”南楊大人卻是展露了細密一面,沉聲道,“只恐老孃娘人老固執……”
一旦確認人證物證俱全,東廠也站在太子這邊,南楊大人的話都多了起來,西楊大人看了他一眼,心中自然有數,卻也不為己甚,他又嘆了一聲,“不錯,大事至此,終究還有幾分變數……”
正說著時,屋外忽有人疾跑了進來,三位大臣都變了顏色,“何時如此驚慌?”
奔來報信的小書吏喘了幾口大氣,便急急地道,“回幾位老大人,襄王儀仗剛才出府,往東城門去了!有兩位屬官持了奏疏往宮中來——”
說話間,又有人接連不斷地過來報告,不過半個時辰,這奏疏就送到了文華殿裡。兩位大臣也顧不得風度了,見首輔執信,全都擠來在左右觀看。
才看了幾行,西楊大人已是喜動顏色,草草看完,他交予東楊仔細研究,回身就吩咐,“去找司禮監,把這封奏疏,送入宮中給老孃娘觀覽!”
言罷,終是禁不住長長地嘆了口氣,跌坐在椅中,方才環顧左右,捋須笑道,“至此,大事定矣!”
作者有話要說:誰想過問襄王意見沒有||他並不想做皇帝呢……哈哈哈||反正太后是沒想過問兒子意見的
正文 第248章 謀生
如今的京城;處處都是風波詭譎;以三位閣老的身份;尚且免不得感到迷霧重重,更別說他人了。滿京城的住戶裡,人脈、地位能比得上三位閣老的人,又有多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即使是以皇后之尊;得到訊息;也不免要慢了閣老們一步。
“有此事?”此時已是入暮;坤寧宮內燈火通明;一片素白布置;皇后端坐堂前;聽見訊息,也不由得精神一振,露出寬慰之色。“總算襄王未曾糊塗到底,還能迷途知返。”
她和三位閣老的看法,倒是較為一致,襄王一去,猶如釜底抽薪,太后就是再堅持己見,也缺少劫才了。除非她真的下定決心,不惜把栓兒害死,也要扶襄王上位,否則,已再難掀起什麼波瀾。——畢竟,不管怎麼說,栓兒都還是她的親孫,卻也是很難想像老人家會瘋狂到這個地步。
話雖如此,可皇后也沒有掉以輕心,打從長安宮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