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時刻的心理訴求,使臨終者能夠坦然面對死亡,靈魂安詳自在,心無掛礙、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米┊花┊在┊線┊書┊庫┊ ;http://book。mihua。net
“如果我希望當死亡來敲生命之門時,我能平靜、無憾、安詳、滿足地離開,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學習面對生命裡的缺憾、傷痛與衝突。”這就是一個有著豐富臨終關懷經驗的心理諮詢師,《生命河流》的作者蘇絢慧女士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也是她致力於傳播的,希望更多人能夠掌握的人生課程。
中國傳統文化裡,對死亡有著根深蒂固的禁忌,不提倡談論死亡,甚至不能傳遞壞訊息,否則就是對臨終者不敬、不孝,心狠冷血或缺欠同情心,這種觀念使得許多人面對臨終者只能強顏歡笑、若無其事,或說些隱瞞的話。其結果往往是留下太多的遺憾和後患。
書評:直面死亡,是人生重要一課(2)
對於臨終者,由於他無法確切瞭解自己的情況,不清楚自己生命即將結束的期限,也就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儘自己未了的心願,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化解對死亡的焦慮,等死亡真的來臨那一刻,他們才匆匆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親友們的隱瞞看似是保護,實則未免有些殘酷。
對於生者,由於不能充分地跟即將逝去的親友傾訴分離之情,沒有足夠的時間告別,其結果就是日後懷念之心無處寄託,部分情感和靈魂彷彿被硬生生地“抽走”,在一段時間內他們就會終日神情恍惚、心不在焉、魂不守舍,嚴重的甚至會影響一生。
其實,臨終者即將離去時,告知並不意味著放棄,讓他們獨自面對,而是讓他們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意識到必須要把握這最後的時間,完成生命裡那些會留有遺憾的心願,也讓他們可以思考生命最後一刻他們希望被如何對待,不錯過機會,也不做無謂的掙扎。
當然,這其中的方法很重要。在慰藉臨終者時,我們絕不能用“同情心”,而需要“尊重”與“同理心”,不是遠遠看著他一個人掙扎,表示同情卻無所作為。而是讓自己的心跟他們的心真正“待在一起”,共同面對死亡。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在《生命河流》一書中作者舉了一個發生在紐約公立小學的事例:“紐約的冬天常有大風雪,有時前一天晚上還是一片晴朗,第二天拉開窗簾,才發現已經積雪盈尺,門都推不開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會停止上班,學校也會透過廣播宣佈停課,唯有紐約的公立小學,即使是積雪到難以舉步,卻仍然開放,每逢這種情況,都有家長打電話到學校,怒氣衝衝地責問,但校方的解釋總會讓他們心悅誠服地掛上電話。學校告訴家長:紐約充滿了百萬富豪,也有不少赤貧家庭,後者白天開不起暖氣,吃不起午餐,孩子的營養全靠學校的免費中飯,學校停一天課,窮孩子們就受一天凍,挨一天餓,所以老師們寧願自己吃苦,也不願意停課。有些家長建議:何不讓富裕的孩子留在家裡避風雪,接貧窮的孩子去學校享受暖氣和營養午餐就好了?校方的回答是:我們不願意讓那些窮苦的孩子感覺到他們在接受救濟。”因為施善的最高原則,是保持受施者的尊嚴。
臨終關懷的最高境界也是如此。
ノ米ノ花ノ在ノ線ノ書ノ庫ノ ;book。mihua。net
推薦序 在生命長河中相遇(1)
推薦序在生命長河中相遇
文:洪莉竹(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暨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華人社會受到儒家文化與佛教文化的影響,很少直接討論“死亡”,因此多數人並未培養出正確面對死亡事件的態度與能力。當一個家庭中有親人染患重病或瀕臨死亡時,多數親屬的反應是:不想接受事實,害怕不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