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與死亡:與病人的互動讓她理解到人面對生命即將消逝時的悲傷與恐懼;與家屬的互動令她體會到人們要與家人分離時的不捨與無助;與老人的互動則讓她貼近人衰老時的哀愁與孤獨。本書呈現了一位助人工作者對人的生命本質的觀照與體察,以及對助人工作者如何展現人性與他人互動的反省與實踐。這是絢慧在專業發展過程中的學習筆記,有真摯的情感,有深刻的思考,我有幸先睹為快,也很樂意將本書推薦給讀者。
最後以我過去所寫的一段文字作結,並與讀者共勉!
人生仿如一條長河,汩汩向前流去,
前行的路上會與許多人擦肩而過,
如果有幸相逢,何妨回眸一笑,
拾起人間的善意與溫情,相互滋潤深藏的內心,
前行之路較不孤獨。
推薦序 在生命長河中相遇(1)
推薦序在生命長河中相遇
文:洪莉竹(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暨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華人社會受到儒家文化與佛教文化的影響,很少直接討論“死亡”,因此多數人並未培養出正確面對死亡事件的態度與能力。當一個家庭中有親人染患重病或瀕臨死亡時,多數親屬的反應是:不想接受事實,害怕不安,不知所措。親屬為了減少自己的不安,便會一直做一些令他們自己覺得心安的事情,例如隱瞞患者的病情,尋求各種“秘方”延續患者的生命,要求患者配合親屬接受其他療法等。可是大家都忽略了患者也會害怕死亡,但卻必須孤單地面對生命即將消逝的恐懼,很少有家人會在患者生命即將終了之前,坐下來專心地聽聽患者的心願與期望,陪伴患者做一些事情來減少不安或遺憾,讓患者帶著比較祥和寧靜的心情離去。
如果家屬挽回患者生命的努力無效,終究要面對親人死亡的事實。當某個家庭有親人亡故時,許多親友都會用宗教的觀點來安慰親屬:“你不能哭,要不然往者會有牽掛,就不能安心地離去。”“你應該為往者高興,他是脫離苦海到一個快樂的地方去了。”人們期待用這樣的想法來“超越生死”。我尊重並認同這些觀點的價值,不過親屬需要時間來調適心情和重建生活秩序,人們卻忽略了要陪伴親屬渡過這段過程,讓他們未來的人生之路走得比較穩實。
華人社會對死亡的認識有限,人們既不善於處理與死亡有關的事情,事實上也未必能將自己的生活安頓得妥帖。在我們的社會里,“死亡”是不公開討論的話題,多數人沒有機會認真思考生命每一天都在消逝的事實,隨俗地跟著社會價值觀起舞,追逐著被社會大眾認同的價值,如財富、權力、聲望等,關注個人事業版圖的擴張、社會地位的提升和財富的累積,歲月就在忙碌中流逝。每當在社會上聞人死亡時,也會激發一下人們對於身心健康和人生意義的討論,不過這樣的討論很快就會平息,因為大家都很忙,人們很有效率地回到各自的生活軌道繼續執行,直到下一次刺激到來。
╋米╋花╋在╋線╋書╋庫╋ ;http://book。mihua。net
推薦序 在生命長河中相遇(2)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