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是一大進步;而它提出的目標任務,兼顧了多方面的要求,絕不單是發展職業聯賽的要求,而是推進籃球事業整體進步的目標;這也表明了聯賽改革如此重要的原因。
實際上,《北極星計劃》的目標絕不僅僅著眼於籃球聯賽的改革,而是為實施以職業籃球聯賽改革為先導的全面振興戰略;它也是為推動中國籃球運動走與社會經濟良性互動、可持續發展之路而制訂的。它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因此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北極星計劃》經過幾輪的徵求意見及修改正式成文了。要不要上報總局以正式檔案形式頒發?我考慮再三,決定還是不上報也不作為正式檔案下發,只作為內部改革參照。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考慮到這個檔案中的很多提法在當時是“超前的”,其中涉及幾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就是現在來講也是有爭議的。例如,在中國現行體育管理體制下是否允許成立賽事管理公司,並實行股份制改造?這涉及到未來職業聯賽的管理執行模式問題,對於這一點我吃不準,將取決於今後的探索,因為這事關體育管理體制的重大問題,如果上報的話,總局不會輕易表態。這樣的話,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利的後果,一種是檔案在總局被擱置,拖著不辦,那會造成思想混亂,影響改革進度;另一種情況是總局否定了這個計劃,我們無法善後。思來想去,我決定還是不報了,先按計劃推行,以後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再見機行事。
於是,《北極星計劃》就拿在我的手中,只做不說或少說成為那個時期的一大特色,後期隨著我的工作處境的變化,對外也只好三緘其口了。真像坊間流傳的:“有些事只能說不能做,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
籃球界老前輩錢澄海先生生前對此事的評價是:“中國籃球是隻幹不說。”
改革從“革自己的命”開始
改革不是平坦之路,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其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必須放棄固有的思想觀念、熟悉的工作方法、既得的部門利益,進入一個令人欣喜但又陌生的狀態。
如果說,《北極星計劃》設計了一個職業籃球聯賽發展的願景和近、中期實施方案的話,那麼操作實施過程必須從轉變觀念開始。改革的實踐告訴我們,任何一次重大的變革都是以轉變觀念為前提的,一項改革如果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同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尤其我們將推行的改革著眼點在整體改造上,更要做好前期的思想發動、觀念轉變和輿論準備工作,這將是決定改革能否順利起步的關鍵。為此我們動了不少腦筋,花費很多精力,事實證明這麼做是完全必要的。
2003年10月起,我力主用中國籃協的名義,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進行思想發動、力量組織和輿論準備。這項工作由調研組負責組織,針對聯賽相關參與者的各個層面展開工作。
在我的記憶中,有若干次會議對於改革的啟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應該在籃球改革史上留有重要的一筆。
最早的會議是在2003年10月13日、2004年1月5日分別召開的兩次“籃球職業化運作俱樂部經理研討班”,邀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以及體育產業、體育營銷、體育媒體方面的專家,系統介紹市場經濟、體育產業、市場運作及美國NBA的經驗。北京大學的李其、江明華、俞達教授,分別就《市場經濟與產權關係》、《市場定位與策劃》、《市場機制下的職業經理人》三個專題做了演講。他們從市場經濟的產生、引入及發展,結合國內外體育和非體育企業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詳細闡述了市場經濟的概念和規律,以及中國籃球走市場化道路應遵循的基本規則。參加這兩次會議的有12傢俱樂部總經理、部分甲B俱樂部總經理和企業老總,以及籃管中心中層以上幹部。專家的講課使與會的同志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