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白鬚飄然的大臣越眾而出,卻是範純仁,從容道:“陛下休怒,蘇轍言語或有失當,卻是一片忠君愛國的美意。”
“陛下親政之初,對待大臣當有禮貌,不可如訶斥奴僕,何況漢武帝末年痛悔前失,知過能改,也不是壞皇帝。”
趙煦不屑道:“人人都說‘秦皇漢武’,漢武帝和暴虐害民的秦始皇並稱,那還不是無道之極麼?”
範純仁道:“蘇轍所論,是時勢與事情,也不是論人。”
趙煦聽範純仁反覆辯解,怒氣方息,喝道:“蘇轍回來。”
蘇轍自庭中回到殿上,不敢再站原班,跪在群臣之末,道:“微臣得罪陛下,乞賜屏逐。”
蘇轍此言正中趙煦下懷,蘇家兄弟雖做官不怎麼樣,但於上的成就也是不凡,在天下士子之中聲望甚隆,殺是殺不得的,貶斥他們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次日詔書下來,降蘇轍為端明殿學士,為汝州知州,堂堂當朝宰相,卻因為反對變法,而成了一個小小的州官,這又是何苦來由?
第十二卷 第八十一章 論勢
大宋國喪結束後一個月,大理的國書透過禮部送到了趙煦龍案上,國書中表達了大理與大宋結盟的意向,同時,若大宋同意結盟,大理願以公主和親。
高鵬此舉可謂給足了趙煦面子,自古以來,派出公主和親的國家,基本上都處於弱勢地位,甚至被視為恥辱。
很簡單的道理,若是國家夠強大,直接打過去覆滅敵國便是,何須靠和親換取和平或盟友?
大宋滿朝文武可謂一片歡騰,對趙煦的歌功頌德之聲不絕於耳,趙煦雖心下有些飄飄然,卻也並未迷失。
他心裡清楚得很,高鵬此舉更大的原因是為了成全他與阿紫,否則,如今的大理何須與大宋和親或結盟?
大宋的回書很快就到,高鵬也帶著使節隊伍,護送著阿紫往京城而去,接待他們的是大宋鴻臚寺卿,被安排住進了大宋“禮賓院”。
隨行護衛的是一百護龍軍將士,由護龍軍副統領傅思歸率領,結盟十分順利,趙煦也在阿紫身穿華服,上朝覲見時當場宣佈,立大理紫星公主為元祐段皇后。
這一場兩國之交,可謂以皆大歡喜收場,不歡喜不行啊!趙煦雖然不是什麼昏庸之輩,但頗有暴君的潛質,行事絲毫沒有顧忌,說殺人就殺人,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誰來都不好使。
除非你有把握能扛住東京八十萬禁軍的攻殺,否則,你就照著皇帝的旨意辦事吧!
但趙煦也不是一味的搞一言堂,除了關於變法一事,沒有任何轉圜餘地外,你若對他的主張有什麼異議,可以在朝堂上提出來,他也會耐心與你分說,但你絕不能阻撓。
一旦他下定決心要做什麼,你可以在朝堂上向他提異議,可當一切形成聖旨,你若敢在下面做小動作,阻撓他政令的執行,那他是真會殺人的,才不管你是哪根蔥。
目前是趙煦剛剛親政的時候,一切都需要快刀斬亂麻,他如今的執政態度就是,我的政令你能不能幹?不能幹我就換人,而你活著也沒用了。
國喪期間,趙煦很是殺了不少人,當然,都是那種家族根深蒂固,但沒什麼名滿天下之人的世家中人,如蘇家兄弟這等人,他卻是不能殺的。
在他以雷霆手段,將一個傳承數百年的古老家族連根拔起後,滿朝上下頓時老實了。
大宋之前重文輕武,身居高位者都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而武官根本無須趙煦操心,因為武官之中,十之八九是他的腦殘粉。
……
汴梁城外一處山頭,一張矮桌,桌上一壺好酒,兩隻酒杯,三碟炒得噴香的花生米,這花生米自然是來自大理了。
高鵬與趙煦相對而坐,阿紫坐